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圩田

圩田

又称围田。在低洼田地周围筑围,围外蓄水。由汉以前的围淤湖为田发展而来。至唐代已较发达。五代时,江南开垦濒江土地,以圩为自然单位。圩大如城,围以堤坝,中有河渠,外有闸门。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产量甚高。南唐太平州芜湖有圩,广八十里,围田四万顷,岁得米百万斛。北宋时,圩田在南方进一步发展。太平州芜湖县万春圩,有田十二万七千亩,圩中有大道长二十二里。明清所辟圩田,效果明显。《明史·蔡天祐传》:“辟滨海圩田数万顷,民名之曰‘蔡公田’。”魏源《秦淮镫船引》:“圩田熟收船价低,惊魂甫定歌喉怆。”

猜你喜欢

  • 夏侯婴

    ?—前172秦末泗水沛县(今属江苏)人。曾为滕令奉车,故号滕公。初为沛厩司御,与刘邦相厚爱。后随刘邦起兵反秦,屡建战功,赐爵昭平侯。楚汉战争中,刘邦败于彭城(今江苏徐州),惠帝与鲁元公主几为楚军所获,

  • 太子左右清道率府

    官署名。唐龙朔二年(662)改太子左、右虞候率府置太子左、右清道卫。神龙元年(705)复旧称,开元初改定为太子左、右清道率府。掌东宫内外昼夜巡警,统诸曹及外府直荡番上者。各以率、副率为长贰,下设长史等

  • 太子左右监门率

    官名。隋代置,掌东宫诸门禁,员各一人,从四品上。大业三年(607)改名宫门将。唐武德五年(622)复置,为太子左、右监门率府长官,员各一人,正四品上。龙朔二年(662)改名为左、右崇掖卫率,咸亨元年(

  • 李适

    即“唐德宗”。

  • 时青

    ?—1227金滕州滕县(今山东滕州)人。参加刘二祖部红袄军,失败后降金。兴定元年(1217),任济州义军万户。二年冬,降宋。屯兵淮南龟山(今江苏盱眙北),有众数万。四年,受泗州元帅纥石烈牙吾塔招,又降

  • 合周

    即“完颜合周”。

  • 大统式

    又称中兴永式。西魏吏制。西魏大统元年(535)宇文泰令有司斟酌今古通变、可以益时者为二十四条,令百官熟记。七年,又颁职制十二条。十年,文帝令尚书苏绰总前后所颁三十六条,增删成五卷,作为法律之补充形式,

  • 老宾客集

    书名。清涂景涛撰。二卷。景涛曾入刘坤一等人幕,并代拟函札、奏疏,故集中不乏与时务相关者,如代金州副都统寿长草拟之两封奏疏,皆为沙俄租借旅大之事,可备参考。有光绪三十四年(1908)刊本。

  • 超转

    亦称越转。宋代官员转官的一项规定。凡有军功武官或进士及第、出身等文官,经磨勘,朝廷特准一次超越数阶官阶升转,称超转。宰相、执政依法一次可升转二至三阶。閤门内侍等曾规定“七资超转法”,神宗时废,改为诸司

  • 漆县

    秦置。治今陕西彬县。属内史。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属右扶风。东汉建武八年(32),光武帝攻隗嚣途经于此。兴平元年(194)后为新平郡治。后秦姚苌时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