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四至八到

四至八到

古代地理图书用“四至”(东、南、西、北四正)或“八到”(合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表示州县方位距离,合称“四至八到”。《通典·州郡典》始分“至”和“到”,每郡下有“东至”、“南至”、“西至”、“北至”、“东南到”、“西南到”、“东北到”、“西北到”的区分。“八到”标目始见《元和郡县志》。“四至八到”连标始见《太平寰宇记》。“四至”、“八到”有确定义例,始见《大元大一统志》,其用四正表示四方州县地界距离,称“某方至某处界几里”,名为“四至”,合四正四隅表示八方城关距离,称“某方到某城(关)几里”,名为“八到”。但此后并未普遍采用。《大明一统志》有“四至”而无“八到”。《乾隆大清一统志》举四正、四隅所至,不用“八到”名称。

猜你喜欢

  • 本经疏证

    书名。清邹澍撰。澍字润安,江苏武进人。此书针对《本经》和《别录》而撰,疏其文而证其解。二十六卷。包括《本经疏证》十二卷,附《本经续疏》六卷,《本经序疏要》八卷。其中《本经疏证》著于道光十二年(1832

  • 即色游玄论

    东晋支道林著。即色宗为当时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此论阐述了即色宗之基本论点,强调“色”为假名不实,“色不自色”,“虽色而空”,即“色”系人们主观设施之名词概念,而非自身固有之存在。此论曾受僧肇批

  • 王淮

    1126—1189南宋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字季海。绍兴进士。为临海尉。后除监察御史,迁右正言。曾劾罢宰相汤思退,举荐学者郑伯熊、李焘等。淳熙二年(1175)除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八年,拜右丞相

  • 春秋鲁邑。鲁有二郓。一在今山东沂水县东北,为东郓,后入莒。《春秋》文公十二年(前615):“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郓”;《左传》昭公元年(前541):“季武子伐莒,取郓”,皆即此。《公羊传》作“运”。一在

  • 蒙次和山

    见“莲花山”。

  • 绍兴和议

    宋金和议。计有两次。(1)绍兴八年(1138)和议。七年,金废伪齐刘豫,左副元帅完颜昌(挞懒)遣宋使王伦南归,许宋议和。八年,秦桧第二次拜相,与金议和。主要条款有:1.宋对金纳贡称臣,贡岁币银、绢各二

  • 无题诗

    诗类名。古代诗人别有寄托,或有隐避,不便或不愿标明题目,故以“无题”名篇。亦有命题难以概括全诗内容与旨意,以诗起首二字作为标题者,也属“无题诗”。如李商隐《锦瑟》。

  • 臧莫孩

    十六国时人。神玺二年(398),北凉段业筑西安城(今甘肃张掖东南),以之为太守,寻为后凉吕纂所败。迁镇军将军。天玺三年(401),沮渠蒙逊起兵反业,率部归附。蒙逊立,拜辅国将军。永安三年(403),率

  • 司封员外郎

    官名。隋文帝始置主爵员外郎,炀帝改为主爵承务郎。唐武德三年(620)复旧,龙朔二年(662)改司封员外郎。置一员,从六品上。为尚书省吏部司封司次官。掌同本司郎中。咸亨元年(670)及神龙元年(705)

  • 安东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始置,徐州牧陶谦曾任此职。为出镇某一地区的军事长官,或作为刺史兼理军务的加官。魏晋以后,与安南、安西、安北将军合称四安将军。南朝梁、陈时,又加安前、安后、安左、安右将军,合称八安将军。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