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亢桑子

亢桑子

书名。一作《亢仓子》、《洞灵真经》。旧题周庚桑楚撰。共九篇:《全道篇》、《用道篇》、《政道篇》、《君道篇》、《臣道篇》、《贤道篇》、《训道篇》、《农道篇》、《兵道篇》。唐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自称曾编写《亢桑子》九篇。韦滔《序》亦称:“宣城王士源……著《亢桑子》数篇。”《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王士元(源)《亢仓子》两卷。其书杂取《老子》、《庄子》、《列子》、《商君书》、《吕氏春秋》、《说苑》内容,间有独见,基本思想则属道家。有《合诸名家批点诸子全书》本、《诸子汇函》本、《二十家子书》本、《百子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夏盖山

    在今浙江上虞市东北,南临夏盖湖,北枕大海。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明军败倭寇于夏盖山,即此。

  • 奉国中尉

    明代宗室之封号。封予辅国中尉嫡长子外之余子及其子孙。

  • 通施

    亦作通货、通移。战国时财政术语。泛指作为当时流通手段的几种主要货币。《管子·国蓄》:“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又《轻重乙》:“黄金刀布者,民之通货也。”《轻重甲》:“今君铸钱立币,民通移。”

  • 五体清文鉴

    书名。清乾隆中召集各族学者编纂而成,为满、藏、蒙、维、汉五种文字对照的分类大辞典。其中藏文附有满文切音和满文对音,维文附有满文对音。共分二百九十二类,收词条一万八千余。此书是在《增订清文鉴》的基础上扩

  • 铏盐

    清盐课之一。山东永阜等盐场,岁供山东孔府祭祀所需之盐,名铏盐。

  • 埠商运销

    引盐法之一。清官府于广东各地沿河沿江各设盐埠,为销盐之集散地。各埠择招殷户盐商数人充当埠商,埠商各有埠地,办引纳课,负责承运行销引盐。例三年一换,优者可永充。

  • 变价银

    将实物照时价变卖,折成银两,谓之变价银。清政府向金、银、铜、铁各矿抽课,经常采取折价征纳方法。

  • 高华屿

    《隋书·炀帝纪·流求国传》:大业六年(610),陈棱、张镇州率兵泛海击“流求”,“至高华屿”。《新唐书·地理志》泉州:“海行二日至高华屿”。当即今台湾澎湖列岛之花屿。

  • 汪俊

    明江西弋阳人,字抑之。弘治进士,授庶吉士,进编修。正德时参修《孝宗实录》,因不附刘瑾、焦芳,调南京工部员外郎。嘉靖元年(1522)官至吏部左侍郎。二年进礼部尚书。以议大礼忤帝意,次年致仕。后削职为民,

  • 粤剑编

    书名。明王临亨撰。四卷。临亨,字止之,苏州昆山(今属江苏)人。万历进士。二十九年(1601)赴粤审案,记途中见闻而成此书。分古迹、名胜、时事、土风、物产、艺术、外夷、游览八类,于万历时中官税使横暴为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