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费哈福布勒哈番
满语官名。汉译为“通政使”。
满语官名。汉译为“通政使”。
官名,汉置,属少府,为若卢狱的长官,掌治将相大臣和亲戚妇女。参看“若卢”条。
见“三司推勘院”。官名。宋置, 见“三司推勘院”。
官名。北魏置。《魏书·阳平王传》:“拜(拓跋他)使持节、前锋大将军,都督诸军事,北讨蠕蠕,破之。”
吏名。宋朝太常寺属吏,员二人,掌礼仪赞导之事。
县学官名。北周置,《周书·孝义·张元传》载:“河北芮城人也。县博士杨轨等二百余人上其状,有诏表其门闾。”县博士之秩自三命至五命。县学教职。唐制自京县以下,各县均置经学博士一人,无品,掌教县学生徒。
官名。北魏置。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九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后无此职。
官名。匈奴置。由单于子弟担任,统领部众,地位在左、右奕蠡王之下。
官名。西晋、北朝与右外兵郎互称,为尚书省右外兵曹长官。参见“右外兵郎”。
官名。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后27),任冯异为之,统兵征讨赤眉。两晋、南北朝为将军名号,多授统兵出镇在外、都督数州诸军事者。在武职中地位很高,居四征将军之上,历代皆不常置。两晋定为二品,禄赐与特进同。如
宦官名。北齐置,中山宫署次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