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队长

队长

官名。南宋民兵统兵官。高宗建炎二年(1128)置,统民兵五十人,设队副佐之。


一队之长,凡是以队为编制单位的队的长官称队长。《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旧五代史·刘玘传》:“梁祖镇汴州,玘求自试,补队长。”南宋高宗年间,以民兵五十人为一队,置队长、队副统帅。

猜你喜欢

  • 中都宰

    官名。春秋鲁置。主管中等都城之行政长官。《史记·孔子世家》: “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官名,春秋时鲁国置,为都城的行政长官。《史记·孔子世家》:“其后,定公以孔子

  • 官资

    任官的资格。唐制凡参加流内官铨选者必须具有一定的资格,称为官资。包括前资官和有出身人。

  • 工官令

    官名,汉置,为该署长官。西汉属少府,掌器物制造;东汉属郡县,主工税物。《后汉书·百官五》:“其郡有盐官、铁官、工官、都水官者,随事广狭置令、长及丞。”“(凡郡县)有工多者置工官,主工税物。”参看“工官

  • 令状

    见“职令状”。

  • 协纪大夫

    散官名。金朝司天二十五阶之第八阶,秩从五品中。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司天翰林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从五品中,称协纪大夫。见《金史·百官一》。

  • 副使

    官名。为各种正使的副职。始见于秦、汉。北魏时置为皇帝所派使者的副手。自后凡有正使多并置,如唐、宋、辽、金之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节度使兼安抚使以及支度、营田、招讨、经略使、指挥使、安抚使、宣

  • 达官

    显贵的官吏。《礼记·檀弓下》:“诸达官之长杖”。孔颖达疏:“达官,谓国之卿、大夫,士被君命者也。”指显贵的官员。《礼记·枟弓下》:“公之丧,诸达官之长杖。”疏:“谓国之卿大夫士,被君命者也。”杜甫《哀

  • 管理火药局

    官署名。清朝工部所属机构。顺治元年(1644)于右安门内置工部濯灵厂,委官制造火药,命大臣督理之。雍正三年(1725)设管理火药局大臣二人,一由大臣中钦派,一由本部尚书、侍郎内拣派。掌理存贮火药,别其

  • 锁院

    宋朝贡举考试中防止考官作弊的一项措施。各级考试前数日,考官同时进入考场,关闭院门,开始拟题、收领试纸、排定举人座位图,直至考毕,定出等第,方许出院。科举考试中防弊措施之一。宋制,各级考试举行前数日,考

  • 少庶子

    官名。亲近侍御之臣。战国各封国之君、相国、县令皆设。《战国策·秦策王》: “甘罗为文信侯少庶子。”《韩非子·内储说上》:“商太宰使少庶子之市”。官名。秦置,见“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