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超迁

超迁

官员破格升迁。《汉书·贾谊传》:“孝文帝说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


官员升赏的方式之一。凡不循一定官阶等级而升迁, 称为超迁。如《汉书·于定国传》记“宣帝立, 大将军(霍)光领尚书事,条奏群臣谏昌邑王者皆超迁,定国繇是为光禄大夫、平尚书事,甚见任用,数年迁水衡都尉,超为廷尉。”魏晋南北朝亦有超迁之制,如晋韩伯康为吏部尚书, 超迁吴隐之(见《群书治要》引《晋书·吴隐之传》);南齐时王检超迁秘书丞(见《南齐书》本传);北周时元襄为北平县公,赵州刺史,杨坚为相时以功超拜柱国(见《隋书》本传)。可见官品与勋爵均可超迁。后世沿行此制。

猜你喜欢

  • 烧钞东西库

    元户部所属机构。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始置昏钞库,用正九品印,置监烧昏钞官。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分置烧钞东西二库,秩从八品,掌销毁收换的旧钞币。各置达鲁花赤、大使、副使等。

  • 甲士

    战车组成人员。西周制度,一乘战车有甲士十人,三人在车上,七人在车下,均由贵族或平民中的士担任,称为虎贲,具有军官身份。春秋时一乘战车仅有甲士三人,都在车上。

  • 军大夫

    武官名。春秋时晋国上中下三军在将、佐之下各设大夫。《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文公以郤缺为下军大夫。”晋置军大夫始见于此。

  • 典东彩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东王府,员额三百人,官阶为职同将军。参见“典彩”。

  • 秘书长

    官名。南京临时政府始置,设于总统府和各部。北洋政府时期设于总统府、国会两院等重要机关,一般为秘书厅的主官,协助本机关长官处理重要政务、事务。国民党政府于各院、部、委员会和各省官署多设置秘书长。

  • 振务委员会

    官署名。北洋政府设赈务处。国民党政府于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七月二十一日公布《赈务处组织条例》亦置赈务处,直隶国民政府,掌理各灾区赈济及善后事宜。设处长、副处长各一人,下设三科:总务科掌理会计、

  • 直宝文阁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始置,为正七品贴职,作为特恩授中级官员。官名。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置,为贴职之一。

  • 翰林侍读学士

    官名。北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始置翰林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为皇帝进读书史,讲释经义,备顾问应对。其后,或以大臣为翰林侍读、翰林侍讲,不带学士; 或为侍读、侍讲,不加别名。神宗元丰(1078—108

  • 夏官府都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属官,佐大司马卿、小司马上大夫掌府中事务。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司迹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有迹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掌公私田猎之地的政令。北周于秋官府田正中大夫之下置司迹中士,正二命;司迹下士,正一命。职掌同《周礼》中的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