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财政善后委员会

财政善后委员会

善后会议设置的专门委员会之一。善后会议宣称为了整理和公开全国财政,于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四月二十日议决《财政善后委员会条例》,二十四日由临时执政公布。九月间由临时执政召集会议。其应行议决的事项如下:一、岁入岁出的整理;二、筹备划分国家、地方税和划分国家、地方的支出;三、筹备增加关税;四、筹备裁厘的抵补办法;五、整理内外债,并宣布历年所欠的内外债确数及其用途;六、筹划裁兵经费;七、议定预算、概算标准及审计实施;八、其他关于财政重要事项。委员由下列人员组成:一、财政总长、交通总长、审计院长、税务督办、烟酒事务署督办、盐务署长;二、各省区军民长官;三、具有财政学识、经验,由临时执政委派十至十六人。一、二两项委员若不能出席,得派全权代表一人参加。委员长一人、副委员长二人,均由临时执政于委员中委派。会内置事务处,处长由临时执政委派,掌办文书、议事、速记、会计、庶务等事。财政善后委员会的各项方案,得由临时执政提出,或由委员长指定委员起草,限期提出。地方军政长官对于本省区的财政善后,得分别提出方案。关于各省区事项,必要时得由委员长指定委员提出报告,或派员调查。议事分大会和协议会两种,均由委员长任主席。大会定期举行;协议会由委员长会同有关各省区委员协议特定事项,得报告大会,可不经讨论即行议决。议决事项,呈报临时执政核定施行。参见“善后会议”。

猜你喜欢

  • 教坊司奉銮

    官名。为明代教坊司主官。《明史·职官三·教坊司》:“教坊司,奉銮一人,正九品;左右韶舞各一人、左右司乐各一人,并从九品;掌乐舞承应。”官名。明代教坊司的主官。见“教坊司”。

  • 京师路工局

    官署名。清末巡警部、民政部所属之机构。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工巡总局东西城路工局设。时隶巡警部。专司修筑路工事宜。辖内城路工东、西局,外城路工东、西局,西直门外路工局。置总办一员,辖文案、支应、

  • 外城巡警总厅司法处

    同“内城巡警总厅司法处”,参见该条。

  • 南宫嘉德署

    官署名,东汉置,掌嘉德殿事。嘉德殿在九龙门内,孝仁董皇后曾居之,号长乐宫(见元代王士点撰《禁扁·殿·署》)。《后汉书·孝桓帝纪》:“二月已酉,南宫嘉德署黄龙见。”

  • 军机大臣上行走

    清朝军机大臣的正式名称之一。见“军机大臣”。

  • 都纲

    官名。管理佛教事务之僧官。金朝设于各州郡,掌领州郡之僧众,理决僧尼词讼。元朝设于县,为各县都纲司之长官,掌理僧尼词讼。武宗至大四年(1311)二月,仁宗登极,下令罢各级僧司衙门,废僧官,遂废。明洪武十

  • 羽林左卫指挥使

    武官名。明洪武中始置羽林左卫,永乐以后沿置,为上直亲军之一,掌守卫皇城东面及巡警京城各门。以指挥使为主官,下辖千户所。

  • 民部郎中

    官名。西魏文帝大统十二年 (546)置,为尚书省民部曹长官。至恭帝建六官府,遂罢。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复置,由户部总部郎中改名,正五品,二十三年废。参见“民部”。

  • 神翼总管

    将官名,金朝置。为军中主将或主帅,掌领兵征伐。神翼总管为金国海陵王侵宋时的三十二总管之一。见《金史·百官一》。

  • 小门人

    官名。西周置。一说即《周礼》之“门子”。一说为《周礼》之司门。官名。西周设置,《散盘》所记有“小门人繇”(《三代》一七·二○·三——二二·二)。可能相当于《周礼·天官》之属的阍人,掌守王宫中门之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