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绿营兵

绿营兵

清代的汉兵。清初招募的汉兵,其营旗为绿色,后来即称驻各省的汉兵为绿营兵或绿旗兵。清代各省驻兵,其初以旗兵为主力,中叶以后,由于绿营兵额的发展,变为以绿营兵为主力。绿营兵的兵种分为马兵与步兵,沿江沿海之地又设水师。绿营兵在京师者有巡捕五营,由步军统领统辖。在各省的绿营兵,以标为其最高组织,由总督统辖者称为督标,由巡抚统辖者称为抚标,由提督统辖者称为提标,由总兵统辖者称为镇标,由将军统辖者称为军标(设于四川、新疆),由河道总督统辖者称为河标,由漕云总督统辖者称为漕标。其中督标、抚标、军标、河标、漕标是属于总督、巡抚、将军、河道总督、漕运总督兼辖的军队,实际上各省绿营独立组织为提标与镇标。各标的防务均汇总于兵部。标下设协,由副将统领;协下设营,由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分别统领;营下设汛,由千总、把总分别统领。中叶以后,绿营兵额一般在六十万人左右。

猜你喜欢

  • 次资

    见“资(1)”。

  • 司烜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仿《周礼》司烜氏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司要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司烜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罢。参见“司烜氏”。

  • 左尉

    官名。南朝宋置,为大县所设二尉之一。官名,汉朝长安县置,掌治安。《汉官旧仪》:“长安城方六十里中,皆属长安令,置左右尉。”

  • 西院王

    西夏诸王位之一。在师位、中书位、枢密位以上。

  • 赐紫

    官员服制。唐朝京官散阶未及三品者可赐服紫,佩绯鱼袋、紫金鱼袋,以示尊宠,谓赐紫。宋朝沿此制。唐制,官员阶官未至三品而任三品以上职务者,往往赐以三品以上的紫色官服及金鱼袋,称为赐紫。唐代宰相官衙中往往有

  • 大中丞

    官名。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远征后新设。据《翼王宜山诗刻》,远征后翼王府六部以大中丞与尚书为主官,至于两者职权如何划分,未见记载。部中设科,牛剑秋《太平天国翼殿官属印模跋》中可见到户部租赋科检校、吏部记录

  • 左右司徒

    官名。即左司徒、右司徒。掌百姓教化。《管子·五行》:“天子出令,命左右司徒、内御,不诛不贞,农事为敬。”

  • 铸钱都尉

    官名。北魏置。主管钱币的铸造事务。下设长史。参见《魏书·高崇传》。

  • 理藩院则例馆

    清代专修理藩院则例的机构。属理藩院,不定期开设。《理藩院则例》编订于康熙时,乾隆时作过修订,但未专门设馆。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四月始置则例馆,设纂修官四人,校对官八人,翻译官、誉录官各十人,从

  • 典瑞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典瑞置,北周沿置。初为春官府典命下大夫属官,后改典命为大司礼,遂隶大司礼,武帝保定四年 (564),改大司礼为礼部,又为礼部下大夫属官。掌珽,圭等玉器的收藏及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