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料使
使职名。唐朝后期藩镇出兵,一离本境,朝廷给出界粮; 每军以台省官一人为使,主供粮科,谓粮科使。代宗广德元年(763)郭子仪以第五琦为粮料使,给军食。
唐诸道临时特遣使。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七月,以宣歙观察使王遂为淄青四面行营诸军粮料使,以聚敛财赋。
使职名。唐朝后期藩镇出兵,一离本境,朝廷给出界粮; 每军以台省官一人为使,主供粮科,谓粮科使。代宗广德元年(763)郭子仪以第五琦为粮料使,给军食。
唐诸道临时特遣使。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七月,以宣歙观察使王遂为淄青四面行营诸军粮料使,以聚敛财赋。
“小宾部下大夫”的省称。
官署名。唐朝左右卫所领内府五府之一,置中郎将总府事,左、右郎将副之,下领兵曹参军、校尉、旅帅、队正、副队正及近卫卫士、翊卫等属,掌宿卫,号为内仗,极受亲信。
周朝称卿大夫家臣之长。别称“家宰”。《诗经·小雅 ·十月之交》: “家伯为宰。”
官名。即“四川清吏司郎中”。
官名。清末置,为军咨处的长官,军咨处改府以后,为军咨府总务厅的主官。参见“军咨处”及“军咨府”。
内官合称。南齐高帝建元三年(481) 置太子宫官,以良娣、保林、才人为三内职。
宋朝学校名。徽宗崇宁三年(1104)设,学生以绘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为业,并习读《尔雅》、《说文》、《方言》、《释名》等。依太学分三舍,士流、杂流各自为斋。由国子监公厨给食。补试外舍者,
官名。三国魏置,为中署长官,七品。官名,三国魏置,为中署长官。详“中署”条。
清朝地方官员对总督之尊称。清代总督的尊称,又称制台。宪和台都是对高级长官的尊称。参看“总督”条。
即“假版官”与“试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