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班直

班直

宋朝军队编制名合称。即诸班、诸直。诸班有: 殿前指挥使、内殿直、散员、散指挥、散都头、散祗候、金枪班、东西班、招箭班、散直、钧容直等。诸直有: 御龙直、御龙骨朵子直、御龙弓箭直、御龙弩直等。皆属殿前司。通常选武艺绝伦者充当,为皇帝亲近扈从。或为仪仗队、乐队。


皇帝近卫扈从禁军。五代始置。后唐时有从马直、散员、前直、左右殿直诸名。后晋有西班、内殿直诸名,后周有散员、散指挥使、散都头、内殿直、散祗侯、东西班承旨、大剑直等,统属于殿前司。宋沿后周之制于殿前置诸班直,从禁军中挑选最骁勇者充任,掌宿卫、仪仗、乐队等职守,危急时也参加战斗。其名目繁多,据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中的统计,属于马军的班直有:殿前指挥使左右二班,内殿直左右四班,川班内殿直(开宝时撤销),散员左右四班,散指挥左右四班,散都头左右二班,散祗候左右二班(仁宗时置),内直左右二班(太宗时改名金枪班),东西班承旨,散直左右四班,钧容直二班(皇帝的乐队),看班外殿直(神宗时撤销),内员僚直(开宝时撤销,太宗时复置,天禧时并入外殿直),茶酒新、旧班(北宋时隶东西班,南宋时单独设置),招箭班(仁宗景祐时隶东西班),属于步军的有御龙诸直,分为簇御马直(分左右二直, 太平兴国时改名簇御龙直),御龙骨朵子直(分左右二直,太平兴国时改名御龙散手直,后又改称御龙骨朵子直),御龙弓箭直(分五直),御龙弩直(分五直)。殿前司马军诸班直的统兵官有都虞候、指挥使、都知、副都知和押班;步军诸班直的统兵官有四直都虞候,每直有都虞候、指挥使、副指挥使、都头、副都头、十将、将虞候。

猜你喜欢

  • 大理寺评事

    官名。隋炀帝始置,员额四十八人,唐十二人,从八品下,掌出使推覆。其属官有评事史。宋初大理寺正、丞、评事都有定员,分掌断狱,后去正、丞、评事之名。统谓之详断官。明制左右寺评事各四人,掌刑

  • 太子直寝

    东宫武官名。隋置于左右卫率府,员额各八人。

  • 黄河水利委员会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直隶于国民政府,依照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一月十七日修正公布的《黄河水利委员会》规定,其任务为掌理黄河全部及其支流测量疏濬溉灌及一切兴利防患筹款施工事务。设委员长一人,副

  • 给事狗监

    官名,汉置,掌养天子之狗。《汉书·李延年传》:“延年坐法腐刑,给事狗监中。”注:“师古曰:掌天子之狗,于其中供事也。”官名。汉代少府所属,见《汉书·李延年传》。掌同狗监。参见“狗监”。

  • 国宗掌书

    官名。太平天国前期置,见“掌书”。

  • 北京清吏司郎中

    官名。明初户部所属北京清吏司及刑部所属北京清吏司均置,各一人,正五品,掌本司事,永乐十八年(1420)随清吏司并罢。

  • 审判庭

    官署名。为审理诉讼案件的机关。清朝末年在京城设大理院,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并在各省县设高等、地方、初级各审判庭。民国因之,国民政府改为法院。

  • 工部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工部次官,佐工部中大夫掌百工之籍,而理其禁令。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

  • 捉曹主簿

    官名。十六国西凉置。阿斯塔那一号墓出土文书九《捉曹残文书》: “捉曹主簿仙。”(《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一册)

  • 技巧官

    技巧官是技术官的泛称。西汉水衡都尉的属官有技巧令和技巧丞,掌技艺技术。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参看“技巧”、“技巧令”、“技巧丞”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