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属于文类科目。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诏举,崔融及第。
官名。重、黎二氏,原为司天地之官,后作为官名。《国语·楚语下》:“重、黎实使天不通者……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叙天地,而别其分主者也。”注:“重、黎,颛顼掌天地
郡守的府第。唐韦应物《答崔都水诗》:“郡斋有佳月,园林含清泉。”白居易《送唐州崔使君侍亲赴任》诗:“唯虑郡斋宾友少,数杯春酒共谁倾。”
即今之法庭。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讼庭垂桃李,宾馆罗轩盖。”
官类名。清代西藏除唐古特官之外,尚有喇嘛官。前藏有济仲喇嘛,供职于商上及噶厦;后藏有岁琫喇嘛、森本喇嘛,亦供职于商上(名为商卓特巴),其选用均须会同驻藏大臣。后藏并有管茶叶、管柴草等嘛嘛,则由班禅自行
官名。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 始置,掌安邑、解县两盐池事务,有推官一人、巡官六人、院官各一人及胥吏若干; 贞元二十一年废,宪宗元和三年(808) 复置。官名。唐置,见“榷盐使”。
官名,辽朝置,为南院详稳司官员,佐将军掌武事。见《辽史·百官志一》,参看“南院详稳司”条。官名。辽置, 见“南院详稳司”。
见“提调”① 。
官名。明初内府神宫监、尚宝监、内官监等以监为名的宦官衙门皆置,各一人,从四品。后渐革。
刑部及枢密院别称。宋枢密院的别称。亦称宥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