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御史里行

御史里行

官名。亦称御史里行使。唐贞观初,马周以布衣进用,太宗命于监察御史里行,自此始有里行之名。后遂为御史资浅者的加衔。龙朔元年(公元661年)置监察御史里行(又称监察里行使),武则天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又置殿中里行(又称监察里行使或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又侍御史内供奉亦称侍御史里行使。里行的员额不得超过其正员名额的半数。以里行名官,相当于清代“在某衙门某官上行走”之意。宋代仍有御史里行之名。一加此衔,卑官亦可以进入殿廷。

猜你喜欢

  • 幕览

    官名。南诏官,小府副将。

  • 直荡正副都督

    武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的直荡属官。其秩分别为从四品上与从五品上,掌警卫宫廷。

  • 劾奏

    个人或有关政府机构向皇帝检举、弹劾官吏或贵族的罪状。

  • 兼管顺天府尹事大臣

    官名。又称“兼尹”。清朝特派管理京畿之官员。雍正元年(1723)设,特简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部院大臣充任,无正员。兼掌顺天府所管一切政务、民事。

  • 巡段江工司

    海关海事部巡工科洋员。地位次于巡江工司。见“海事部”。

  • 右军巡使

    官名。五代梁太祖开平三年(909)置,掌京都巡警之事。北宋于开封府、河南府、应天府置,与左军巡使分掌争斗及推鞫之事,正八品。

  • 敖仓官

    官名,西汉时属大司农,东汉改属河南尹,掌敖仓。详“荥阳敖仓官”条。

  • 大农寺卿

    官名。渤海国大农寺长官。

  • 温汤监

    ① 官署名。唐朝司农寺下属机构置,于京兆府昭应县西(今陕西临潼一带)温泉处。设监一员、丞二员,掌汤池、宫禁、防堰及修调度; 近汤之地所润瓜蔬,先时而熟者,以荐陵庙。北宋初存其官名而无职司。②官名。唐朝

  • 麽忽

    官名。金朝乣军官员,“详稳”的副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