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征南将军

征南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曹操置,为四征将军之一,秩二千石。魏文帝黄初(220—226)中,定为二品,位次三公。三国蜀、吴亦置。两晋南北朝多授持节都督,出镇方面,地位一直很显要,到北齐时渐成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晋、南朝宋列为三品,若为持节都督则进为第二品。十六国成、前秦、西秦、南燕、北凉、大夏亦置。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三班,普通六年(525) 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三班。陈拟二品,比秩中二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一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第二品,北齐仍二品,北周改为八命。隋初列为散号将军,降为正六品,炀帝大业三年(607)罢。②明朝驻云南总兵挂印者称征南将军。参见“总兵”。


杂号将军名,汉魏皆置,掌征伐或镇守。秩二千石,为四征将军之一。《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嘉平二年十二月)乙未,征南将军王昶渡江,掩攻吴,破之。”三国蜀吴、两晋、南北朝皆置。隋初为散号将军,后省。明朝驻云南总兵挂印者称征南将军。

猜你喜欢

  • 司命军政

    官名,王莽置,掌执军法。见《汉书·王莽传中》。

  • 省议会

    省议会为一省的民意议事机关,民国置。清朝末年在各省设咨议局,提议一省之事。为省议会之预备。民国正式成立,国民政府军政、训政时期不设。民国二十五年宣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规定于各省设省参议会。省立法机

  • 方略馆收掌

    官名。清朝方略馆之职官。满、汉各二人。不常设,纂修方略时,由总裁官在军机章京内奏派。事毕则省。

  • 王国典祀令

    官名。晋始置,掌祭祀之事。南朝宋齐梁陈及北魏、北齐沿置。

  • 飙出将军

    见“十飙将军”。

  • 天章阁

    宋朝阁名。真宗天禧四年 (1020) 下令营建,以奉真宗御集御书。次年,阁成。仁宗天圣八年(1030) 置天章阁待制,景祐四年 (1037)置天章阁侍讲,庆历七年 (1047) 置天章阁学士、直学士,

  • 修国史

    官名。北魏置,西魏沿置。掌修撰国史,除著作郎外,多以中书、集书省官兼领。北宋哲宗及南宋高宗时亦置,以尚书及翰林学士充任,掌修国史,隶国史院。辽朝国史院亦置,职掌同。官名。南宋始置。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

  • 总稽核处

    北洋政府总统府的稽核机构。袁世凯任总统时,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设置。

  • 差摄

    见“摄官”。宋代铨选差遣的方式之一。两广诸路州县、幕职官缺,选差有官人或在任待阙人、举人等临时代理称为差摄。差摄者在任命以前均须经过考试,试以公案,按合格者名次高下差摄。有官人或在任待阙人为正额摄官,

  • 锐司徒

    官名。春秋时齐国置。盖主管锐(矛)类兵器。《左传·成公二年》: (保者)曰: “锐司徒免乎?杨伯峻注: “锐是古代矛类兵器,”“‘锐司徒’或是主管此种兵器之官。”武官名。春秋时齐国设置,见《左传·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