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官署名。辽南面官。又称太和宫汉人行宫都部署。掌太和宫汉人军政事务。置都部署、同知、副部署等职。
官署名。辽南面官。又称太和宫汉人行宫都部署。掌太和宫汉人军政事务。置都部署、同知、副部署等职。
春秋时楚国令尹与司马的合称。《左传·哀公十六年》记白胜对石乞说:“王与二卿士皆五百人当之,则可矣。”杜注:“二卿士,子西、子期。”其时子西为令尹,子期为司马。可见楚国的令尹、司马相当于郑国的当国、为政
官名,汉置,景帝中六年改太祝曰祠祀,武帝太初元年又更名庙祀,东汉仍称太祝,俸六百石,凡国祭祀,掌读祝及迎送神。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奉常》、《后汉书·百官志二·太常》。
满语官名。汉译为“内大臣”。清朝侍卫处设,地位低于领侍卫内大臣。
北洋政府市自治制中特别市属区的行政主官。参见“市自治制”。
官名。金置,为三司所属事务官。员额二人,秩从七品,以识女真、汉字人充任。
官署名。北齐置。属长秋寺。掌宫女之事。置令、丞,又有宫教博士二人,并用宦者,隋初改名掖庭局,炀帝大业三年(607) 复改署,设令、丞各二人,隶长秋监,参用士人。唐复称掖庭局。
官名。北魏置。《魏书·来大千传》:“(自中散)迁内幢将,典宿卫禁旅。”参见“幢将”。
官名。十六国前秦置。《资治通鉴·东晋孝武帝太元元年(376)》:“(苻坚)乃使殿中将军张旬前行宣慰,庭中将军魏昌飞帅骑二万七千随之。”胡三省注:“庭中将军,秦所置,盖立仗殿庭中者也。”
官名。渤海国官,居中台省。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职方中大夫土方中士佐官,正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