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国子监助教

国子监助教

学官名。①国子学教官,即“国子助教”。②明、清国子监置,分掌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之教学,讲授儒家经典。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学为监,置十六员,从八品,二十四年定置十五员,永乐元年 (1403) 北京国子监置二员,后增设不常,十八年迁都北京,遂有南北监助教之别,南监置六员,嘉靖三十七年 (1538)革二员,北监十五员,后革二员,万历九年 (1581) 又革四员; 中都国子监曾置,洪武二十六年罢。清顺治元年(1644)建八旗官学,置助教满洲十六员、蒙古八员,分设六堂,置助教满、汉各六人,初为从八品,乾隆元年 (1736) 升从七品, 与博士经理南学事; 光绪三十一年 (1905) 省入学部,嗣以文庙、辟雍典礼隆重,仍置以分治其事。

猜你喜欢

  • 官名。周朝置。乐宫。大师属吏。掌向王吟颂诗赋。《史记·周本纪》: “师箴、瞍赋、矇诵。”官名,周朝置,属大师,掌赋(分析)公卿列士所献之诗。《史记·周本纪》:“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

  • 官事

    官员之任务、公事。《论语·八佾》: “官事不摄。”《孟子·告子》: “官事无摄。”

  • 行台尚书

    官名。①十六国南燕置。代表尚书台巡行郡县,不常驻固定地区。《晋书·慕容德载记》:“以(尚书韩)为使持节、 散骑常侍、 行台尚书, 巡郡县隐实,得荫户五万八千。”② 北魏置,为行台长官。

  • 大矩

    官名。西周置。见《丰尊铭》。职掌不详。

  • 率善校尉

    官名,三国魏封倭国使臣牛利为率善校尉。《三国志·魏书·东夷·倭》:“景初二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难升米等诣郡,求诣天子朝献……今以难升米为率善中郎将,牛利为率善校尉,假银印青绶。”

  • 黄门内品

    宋朝内侍阶官名。从九品。

  • 书直官

    吏名。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秘书省置,掌四库之事。

  • 测地司

    官署名。清末军咨处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三年 (1907) 设。掌陆路测量绘图,以及测量人员之教育。设司长一人,承发官一人。辖三角、地形、制图三科。宣统元年(1909),改称第四厅。

  • 右拂

    官名,天子的辅佐大臣,因站在天子的右边,故称右拂。与左辅对称。拂,通弼,辅助。见《汉书·王莽传》。

  • 膳部郎官

    膳部郎中、员外郎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