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裘

司裘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制供王用的毛皮服饰。《周礼·天官》: “司裘,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掌为大裘,以供王祀天之服。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季秋,献功裘,以待颁赐。王大射,则共侯熊侯豹侯,设其鹄。诸侯则共熊侯豹侯,卿大夫则共麋侯,皆设其鹄。大丧,廞裘,饰皮车。凡邦之皮事,掌之。岁终,则会。唯王之裘与其皮事不会”。


官名。周置,掌造王裘服。《周礼·天官·司裘》:“司裘掌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季秋,献功裘,以待颁赐。”疏:“言为大裘者,谓造作黑羔裘;裘言大者,以其祭天地之服,故以大言之,非谓裘体侈大。”又注:“功裘,卿大夫所服。”

猜你喜欢

  • 左右龙骧军

    禁军名。后梁置,《五代会要·京城诸军》记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四月,“改左右亲随军将马军为左右龙骧军。”为禁军中的两军。

  • 王大夫

    王国大夫,俸比六百石,没固定人数,掌奉王使至京都,奉璧贺正月,及使诸国。本皆持节,后去节。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

  • 荐举

    选官制度。又名察举、保举、举保。分聪明正直、贤良方正、孝悌力田、儒士、孝廉、秀才、人才、耆民、明经、文学等名目。汉制: 公卿或州郡地方官员须向皇帝推荐人才。凡得荐者,或由皇帝亲询,以观其能,量才使用;

  • 监察院院长

    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员额一人,为监察院的长官。其职权有四:一、综理全院事务;二、提请国民政府主席任免所属官吏;三、任监察会议的主席;四、国民政府发布有关监察院主管事项的命令须由院长副署。

  • 吐里太尉

    即“奚六部秃里太尉”。

  • 封疆官

    西周时称防守商旧都“三亳”的官、驻守边境险要地方的官及边境服属于周的部族君长为封疆官,分别称为“三亳尹”、“阪尹”、“夷微卢烝”,详见各条。

  • 前府

    官署名。明朝五军都督府中前军都督府的省称。

  • 四局都林牙

    官名。辽朝置,为北面官。总领客省、器物、太医、兽医四局事务。

  • 内府局令

    官名。即内府令。

  • 律例馆纂修

    官名。清朝刑部所属律例馆之属官。顺治二年(1645)设律例馆,以各部院通习法律者为纂修。乾隆七年(1742),律例馆并入刑部,仍设纂修官四人,以刑部司员兼充。掌纂修律例。光绪三十二年(1906)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