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县长任用资格

县长任用资格

依照国民党政府于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六月二日修正公布的《县长任用法》的规定,作为荐任公务员的县长,除必须有三十周岁以上的年龄资格外,并须具备下列资格之一始能充任:一、依法经过县长考试及格者;二、高等考试行政人员考试及格,并曾任荐任官一年以上者;三、在依法举行县长考试以前各省考取的县长经过考试院复核及格,并曾任荐任官一年以上者;四、在教育部认可的国内外高等学校研究法律、政治、经济、社会学各学科,并持有毕业证书,且曾任荐任官两年以上,经甄别审查合格、成绩列甲等并有证明书者;五、曾任简任官一年以上,经甄别审查合格,成绩列甲等并有证书者;六、曾任荐任官三年以上,经甄审合格,成绩列甲等并有证书者;七、现任县长,经内政部呈荐,由铨叙部甄别审查合格,成绩列甲等并有证书者;八、曾任最高级委任官五年以上,经铨叙合格,成绩列甲等并有证书者。另外,具有下列资格之一的公务员亦可被任用为县长:一、曾任县长两年以上政绩卓著并有公文证明者。二、曾任荐任职五年以上成绩显著并有公文证明者;三现任最高级委任职,有异常卓著的成绩并受过升级奖励者;四、曾任委任职七年以上成绩优异并有文书证明者。

猜你喜欢

  • 三公官

    官名,汉置。三公官指太师、太傅、太保。《汉书·朱博传》:“宰相之材不能及古,而丞相独兼三公之事,所以久废而不治也。宜建三公官,定卿大夫之任,分职授政,以考功效。”“三公”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参看

  • 尚冠

    女官名,战国时秦置,掌帝王冠冕,秦为宫中六尚之一。汉沿置,为五尚之一。后世并其职于“尚衣”。参看“五尚”条。官名。秦始置,属少府,汉初沿置,旋废,见《汉仪注》。

  • 经生

    博士的别称。《后汉书·儒林传下·论》:“若乃经生所处,不远万里之路。”注:“经生谓博士也。”

  • 笔帖式科

    清代文选清吏司的内部机构。掌管京外各衙门笔帖式及天文生、各旗印务笔帖式照咨补放,铨选笔帖式各缺,考补贴写中书、库使。置经承、掌稿笔帖式以办理事务。

  • 洞主

    宋以后书院多设在山林名胜之地,故称书院的主持人为山长,又南唐时始设白鹿洞书院,主持人称洞主;后亦泛称书院的主持人。

  • 监中外官考使

    使职名。唐太宗贞观(627—649)初置,每年定京官名望高者二人,分校京官、外官考核,以给事中、 中书舍人各一人��之, 加此号; 考功郎中判京官考,员外郎判外官考。其后屡

  • 应天府通判

    官名。北宋陪都应天府行政长官之一,以朝官充任,与知府同理本府政事。

  • 达鲁花赤

    官名。蒙古语,意为“镇守者”,汉译“宣差”。蒙古国时期在被征服地区所设监治官,掌军民政实权。元朝建立后,路、府、州、县及蒙古军以外军队元帅府、万户府、千户所皆设此职,品秩同各官署正官,地位高于正官。朝

  • 善扑营总统大臣

    官名。清朝善扑营长官。无定员。于都统、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副都统内特简。总掌善扑营之事。

  • 大著作

    “著作郎”别称。著作郎的别称。详见“著作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