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协律郎

协律郎

官名。汉朝有协律都尉,北魏置协律郎,八品。北齐为太常寺属官,员二人,八品上,掌监调律吕音乐。隋朝置二人,隶太常寺。唐因之,正八品上,掌和律吕。宋朝太常寺置一人,从八品,掌乐律及宫架、特架之位、奏乐次序,指挥大祭祀及宴享时奏乐。辽朝太常寺亦置,南面官,掌和六吕六律,辨四时之气,八风五音之节,有重大仪式,则担任乐队指挥。金朝从八品,掌以麾节乐,调和律吕,监视音调,隶太常寺。元朝置二人,从八品,隶太常寺或太常礼仪院。明朝正八品,掌祭祀舞乐,逢大礼则举麾指挥,初置二人,后增至五人,隶太常寺。清顺治元年(1644)太常寺置,乾隆七年(1742)改隶乐部,正八品,掌郊庙、祭祀诸乐。


官名。掌校正乐律,为乐官。自北魏始,北齐、隋、唐、宋、辽、金、明、清皆置。见《通典·职官七·太常卿·协律郎》、《历代职官表·乐部·协律郎》。

猜你喜欢

  • 钦授大夫

    司天散官名。金朝置。二十五阶之第三阶,秩从四品下。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置。金朝的司天翰林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从四品下,称钦授大夫。见《金史·百官一》。

  • 司徒公

    “司徒”尊称。《尚书大传》:“天子三公,一曰司徒公,一曰司马公,一曰司空公。”参见“司徒”。官名,即司徒。《尚书·大传》:“天子三公,一曰司徒公,一曰司马公,一曰司空公。”《后汉书·百官一》:“司徒,

  • 两浙都转运盐使司

    官署名。明初设置,掌两浙盐政。下辖四分司: 嘉兴、松江、宁绍、温台。设都转运使一人,从三品,同知一人,从四品,副使一人,从五品,判官无定员,从六品,及经历司经历、知事、各盐课司、盐仓、批验所大使、副使

  • 织染方署

    官署名。唐朝少府监置,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去方字。参见“织染署”。

  • 猫儿房

    宫廷祗应机构。明置,有近侍三、四人,专饲御前有名分之猫。凡皇帝所锺爱者,均加升管事职衔。雄猫叫“某小厮”,骟猫叫“某老爹”,雌猫叫“某丫头”。候有名封,则叫某管事,或直称猫管事,赏赐如中官之数。

  • 濯龙监

    官名,东汉置,属少府,掌濯龙园,俸六百石。见《后汉书·百官志三·钩盾令》。官名。东汉钩盾令的属官有濯龙监,掌管濯龙园。《后汉书·百官志》本注:“濯龙亦园名,近北宫。”

  • 二等译官

    见“译官”。

  • 信威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称为五德将军之一,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十六班,与智威将军等代旧征虏将军,普通六年(525)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十六班。陈沿置,改称为五威将军之一,定为拟四品,比秩中二千石。如加

  • 前司主管班次

    吏名。宋朝御史台置,初设五人,南宋孝宗乾道六年 (1170) 减为二人。

  • 晋阳宫令

    宦官名。北齐置,为长秋寺晋阳宫署长官,从九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