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刑部清吏司

刑部清吏司

官署名。清代刑部按省分司,各掌其省的刑狱。共十八司: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四川、湖广、陕西、河南、江西、山东、山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奉天、直隶、督捕清吏司。每司除掌本省(区)刑狱外,兼掌在京各机关有关公事,其中江苏司专管大赦,河南司专管夏季热审,四川司专管秋审,广西司专管朝审;督捕司掌八旗及各省驻防逃人之事(初属兵部督捕衙门,康熙三十八年改为刑部一司)。清制,汇审各省狱囚叫秋审,汇审刑部狱囚叫朝审,每年八月,由刑部会同九卿、詹事、科道,于天安门外共同阅看案册,分别核定。见《清史稿·职官一·刑部》、《历代职官简释·刑部直隶等清吏司》。

猜你喜欢

  • 面豆局丞

    官名。北齐长秋寺中山宫署所属,掌供应宫廷面豆之事。

  • 供奉司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六年 (1373) 改内府宦官衙门御用监而置,秩从七品(原为从三品),设官七人,掌诸器用造用之事。后复改称御用监。

  • 西省

    ① 《后汉书·董皇后纪》:“孝仁皇后使故中常侍夏恽、永乐太仆封谞等交通州郡,辜较在所珍宝货赂,悉入西省。”李贤注:“西省,即谓永乐宫之司。”②官署名。设在宫禁之中。东晋为门下三省之一,禁军将领直宿之处

  • 甲坊署令

    官名。即甲坊令。

  • 法制院参议

    官名。清末内阁法制院属官。宣统三年(1911)五月设。额设四人,简任。掌起草与审议各类法律法令。

  • 督捕司员外郎

    即“督捕清吏司员外郎”。

  • 猛震将军

    见“十猛将军”。

  • 建忠校尉

    官名,三国魏置,位低于将军高于都尉、掌征伐、驻守或奉诏出使。《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正始元年,太守弓遵遣建忠校尉梯儁等奉诏书印绶诣倭国。”

  • 处士

    本指未仕或不愿出仕的士人。宋朝用作授予学人隐居不仕者的称号。著名者有种放、魏野、林逋、孔旼、尹焞等,皆颁发诰身。

  • 威捷总管

    将官名,金朝置。为军中主将或主帅,掌领兵征伐。威捷总管,为金国海陵王侵宋时的三十二总管之一。见《金史·百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