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军使

军使

①军职。唐高宗仪风(676-678)中置,以黑齿常之为河源军副使、大使,常之在军七年,吐蕃不复为边患。五代沿置,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于辉州砀山县(今安徽砀山)置崇德军,以使领之,始命朱彦让为军使。后晋高祖天福六年(941)改澶州顿邱镇为德清军,改镇使为军使。宋朝置为骑兵都一级统兵官,下有副兵马使、军头、十将、将虞候、承局、押官。上隶马军司。② 五代、宋朝地方行政区划——军之长官。宋朝位县官上、军监下,带京朝官等寄禄官而任职者,称知军事或知军,掌略同知府事。


武官名。(1)唐时为戍边军官。唐制,军队戍守之地,大者称军,天宝以前各军均置军使一人,隶属于都督或节度使,领兵在万人以上者,置营田副使一人;领兵在五千人以上不足万人者,置副使一人。其下均设仓曹、兵曹、胄曹参军各一人。(2)五代时侍卫诸军及禁军将领亦有军使之名,如《资治通鉴·后梁纪三》记乾化二年(公元912年)“戊戌,以侍卫诸军使韩勍为西面行营招讨使,督诸军讨之。”后梁禁军中的左右天兴军、左右广胜军亦置军使,以亲王为之。(3)金置。属诸总管府、节镇兵马司,见“兵马司”。

猜你喜欢

  • 司盐监丞

    官名,三国魏置,为司盐都尉的属吏,掌盐务,八品。《通典·职官十八》:“魏官置九品……第八品……司盐、司竹监丞。”

  • 中黄门博士

    宦官名。北齐置,员四人,属长秋寺中黄门署。

  • 内选

    清代铨选的方式之一。由吏部铨选,称为内选。

  • 昭容

    内官名。皇帝嫔妃。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456) 置,明帝泰始三年 (467) 取代修容以为九嫔之一。南齐武帝永明七年 (489) 复置,位列九嫔。梁、陈沿置。唐朝置为九嫔第二; 一人,正二品。宋朝为

  • 兵马大元帅

    官名。北宋太祖建隆元年 (960)置,以加封吴越国王钱俶。后不设。钦宗靖康元年(1126)复置,以赵构为之,置大元帅府,掌率天下兵马,许以便宜行事。赵构即皇帝位,遂省。建炎元年(1127),罢大元帅府

  • 印经提举司

    官署名。元朝置,掌刊印佛经等务。设于仁宗延祐元年(1314)。三年,升为广福监; 五年,分出延福监,皆正三品。英宗至治元年(1321),广福监降为广福提举司,延福监降为延福提举司,皆为从五品。

  • 司法部承政厅

    官署名。南京临时政府设置,以司法部的秘书长主管,下设铨叙、经画、统计、稽核、文牍、交涉六科。其中经画科掌理全国审判厅的设置或废止,审判管辖区域及其变更事项;交涉科掌办华洋会审、犯人引渡及其他对外事项。

  • 并省

    “并州尚书省”的简称。

  • 典厩署

    官署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龙厩署置,仍隶太仆寺,设令二员、丞二员,有左右驳皁二厩。唐朝太仆寺沿置,有令二员、丞四员,掌饲马牛、给养杂畜,良马一丁,中马二丁,驽马三丁,乳驹、乳犊十给一丁; 又有

  • 县吏房

    清代县衙内部科房之一,设经承,掌职员任免及考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