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西汉始置,《史记·仓公列传》记济北王有永巷长。东汉沿置,秩比四百石,《后汉书·百官志五》“本注”说:“宦者,主宫中婢使”。
武官名。明置,见“四卫营”。
流外官名。唐置于太子率更寺,员额六人,秩流外四品,掌知漏刻。
官署名。北齐置,设令、丞。掌供宫廷用酒,岁二万石。隶光禄寺。
官名。北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置,为馆阁职事之一,不兼他务,专掌编校三馆、秘阁图书,以二年为一任。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废。
爵位名。北周置,地位在县男之下,命数未详。
即“南院大王”。
官名。西周置。主祝祷的史官。《史记·鲁周公世家》: “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大王、王季、文王。史策祝曰:‘周公己命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
女官名。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紫极、光兴、宣融三房各置一人,四品。
清代专修理藩院则例的机构。属理藩院,不定期开设。《理藩院则例》编订于康熙时,乾隆时作过修订,但未专门设馆。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四月始置则例馆,设纂修官四人,校对官八人,翻译官、誉录官各十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