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内朝

内朝

①周朝时天子、诸侯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设于路门以外的内朝亦称治朝、正朝,是正式处理政务的场所,设于路门以内的亦称燕朝,是休息及与宗人商议私事的地方。一说设于路门之外的为中朝,路门之内的为内朝。见《周礼·夏官·司士》,《尚书·召诰》孔颖达疏引郑玄说。②指宫廷政治机构,即“中朝”。③指宫庭以内。《后汉书·和熹邓皇后传》载刘毅上书称颂邓太后:“正位内朝,流化四海。”④北魏以内官、内行官、中散官以及门下省诸官等皇帝的侍臣组成内朝,除宣传诏命,侍奉皇帝及监察诸曹官署和地方州镇外,亦享有与外朝公卿相同的参议军国大事的权利。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后罢。见《魏书·崔浩传》。


朝,天子与群臣议政之处。内朝也称中朝,与外朝相对而言。从汉朝始,历代帝王多以亲信官员或宦者在宫禁之内商议政务,代替以宰相为首的外朝议政,故称内朝。也有用它代称宫廷之内的。《后汉书·邓皇后纪》:“正位内朝,流化四海。”

猜你喜欢

  • 理刑司郎中

    官名。即“理刑清吏司郎中”。

  • 礼部员外

    官名。渤海国右六司礼部属官,位郎中下。

  • 委任职技术人员任用资格

    依照国民党政府于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十一月四日公布的《技术人员任用条例》规定,具有下列资格之一的公务员可任用为委任职技术人员:一、经普通考试各种技术人员考试及格或与普通考试相当的特种技术人员

  • 国民政府法制局

    国民政府的直属机关。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二月设置,依照国民政府公布的《法制局组织法》规定,其职掌为:一、草拟并修订法律条例案;二、保存法律、条例的正本;三、整理及刊行现行法规。设局长一人,管理

  • 渔师

    官名。春秋战国时置。《吕氏春秋·季夏纪》:“令渔师伐蛟取鼍,升龟取鼋”。高诱注: “渔师,掌渔官也。”唐朝都水监河渠署置长上渔师十人,短番渔师、明资渔师百二十人。官名,掌鱼。《吕氏春秋·季夏纪》:“是

  • 条记

    清朝印信之一种。使用者多属低级机构或官员。如管理御园、礼部铸印局大使、各州县儒学、各省守备、各省驻防旗营佐领、盛京户部六品管庄、库大使、县丞、主簿、吏目、盐课所、批验所等用之。铜质直纽,尺寸、文体有所

  • 厌难将军

    将军名号。新莽置。《汉书·翟方进传》:“中郎将李棽为厌难将军”。杂号将军名,西汉末年王莽置,凡将军皆掌征伐。《汉书·王莽传》:“厌难将军陈钦、震狄将军王巡出云中。”

  • 镇民中郎将

    官名。东汉末置。张鲁割据汉中,朝廷力不能讨,拜鲁为之。领汉宁太守。见《三国志·张鲁传》。官名,汉献帝建安年间置。《三国志·魏书·张鲁传》:“汉末,力不能征,遂就宠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通贡献而已

  • 中政使

    官名。元朝置。秩正二品,中政院长官,置四员。下设同知二员,正三品; 佥院二员,从三品;同佥二员,正四品; 院判二员,正五品。

  • 巡察使

    使职名。朝廷临时委派巡视地方之使臣。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遣十七道巡察;二十年遣孙伏伽等二十二人以六条巡察天下,黜陟官吏; 武则天时(684—704)或以左、右御史台官充任; 中宗神龙二年(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