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内史

内史

官名。西周、春秋、战国为史官之一。西周内史类史官属官有作册内史、作命内史、尹氏、内史尹氏等,长官称内史尹或内史尹氏。掌出纳王命,收藏各地宗族谱系资料。参与祭祀,预测天象人事,备咨询顾问,以及受王派遣出使。战国时秦掌治京师之官也称内史。秦至西汉初沿置。汉景帝二年 (前155)分置左、右。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右内史更名京兆尹,左内史更名左冯翊,与右扶风合称“三辅”。西汉诸侯王国亦置,掌民政,成帝绥和元年(前8)省,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西晋武帝太康十年(289)又改诸王国相为内史,掌管民政。东晋、南北朝沿之。魏、晋、南朝宋为五品。陈万户以上郡为上品,不满万户郡为七品。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官品令(499)上郡为四品,中郡为五品,下郡为六品。十六国汉时万户置一内史,凡四十三。南朝宋后宫女官有后宫都掌内史、后宫殿中内史、后宫源典内史、后宫谷帛内史、后宫监临内史、中台侍御执法内史,中台侍御典内史、中台侍御节度内史、中台侍御应内史、紫极房内史、光兴房内史、皆为内职第六品。西魏、北周所置内史官署属春官府。初以内史中大夫为长官,宣帝大象元年(579)改置上大夫为内史长官。掌诏书撰写,与议刑罚爵赏及军国大事,并修撰国志及起居注。下设小内史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辖御史、外史、著作、校书等官属。隋炀帝于诸郡置通守,位次太守,其在京兆、河南府则谓之内史,后罢。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至中宗神龙元年(705)改中书省为凤阁,长官中书令改称内史。宋朝为女官,即宫内史。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置,员一人,隶尚书内省。清初入关时亦置,相当于日后的大学士。


官名。1、周设此官,掌王八柄之法以考政事,为执国法国令之贰。《周礼·春官·内史》:“内史掌王八枋(柄)之法,以诏王治:一曰爵,二曰禄,三曰废,四曰置,五曰杀,六曰生,七曰予,八曰夺。执国法及国令之贰,以考政事,以逆会计。掌叙事之法,受纳访,以诏王听治。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则策命之。凡四方之事书,内史读之。王制禄,则赞为之,以方出之,赏赐亦如之。内史掌书王命,遂贰之。”

2、秦官。掌治京师,相当汉朝的京兆尹。《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内史》:“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内史。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属官有长安市、厨两令丞,又都水、铁官两长丞。左内史更名左冯翊,属官有廪牺令丞尉。又左都水、铁官、云垒、长安四市四长丞皆属焉。”

3、西汉初,诸侯王国内置内史,掌民政。《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诸侯王》:“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

4、秦汉间还有治粟内史,掌谷货。《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治粟内史》:“治粟内史,秦官,掌谷货,有两丞。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

5、宫内女官。南朝宋明帝泰始年间置内职百官,紫极房、光兴房皆置内史一人;又有都掌内史、殿中内史、源典内史、谷帛内史、监临内史等,皆为第六品,掌文书等事。见《宋书·后妃传》。

6、隋改中书省为内史省,中书令为内史令,其官还有监、侍郎、舍人等。见《隋书·百官下·内史省》、《通典·职官三》。

7、袁世凯统治时期称其秘书为内史。

猜你喜欢

  • 相师

    内职掌名。隋太卜署所属有相师十人,掌相术。

  • 群牧都使

    官名。即“都监牧使”。

  • 会福财用所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七品,隶会福总管府,掌大护国仁王寺粮草诸物。原设财用库、盈益仓,文宗天历元年 (1328) 併为财用所。置提领、大使各一员,副使二员。

  • 千牛左右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左右领左右府为左右备身府后,各置十六员,正六品,掌执千牛刀宿卫。唐朝改千牛左右、备身左右为千牛备身。武官名。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置,属左右备身府,秩正六品,掌执

  • 三司勾当公事

    官名。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置,为三司属官,以朝官通判资序者充任,掌检计、定夺、点检、覆验等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废。官名。宋置,属三司。掌分左右厢检计、定夺、点检、覆验、估剥之事

  • 上林池籞

    官名,掌编竹禁人通行。《后汉书·樊宏传》:“今可先令太官、尚方、考功、上林池籞诸官,实减无事之物。”注:“籞者,于池苑中以竹绵联之为禁籞也。”

  • 营缺

    清朝官缺之一种。指绿营兵武官的额定编制。在京巡捕营、各省督抚提镇统辖的水陆各营,及河标各营均是。其缺除少数为满洲缺外,大多数是由汉人充任的汉缺。但满洲、蒙古、汉军亦可用于汉缺。

  • 护军统领

    官名。清朝八旗护军营之长官。入关前名“巴牙喇纛额真”。天聪八年 (1634) 改为“纛章京”。顺治十七年 (1660) 定汉名为护军统领。每旗各一人,共八人。乾隆三十四年 (1769) 定为正二品。掌

  • 参有司

    西周时期司徒、司马、司空三官的合称。《盠方彝铭》: “用司六师王行,参有司、司土(徒)、司马、司工(空)。”

  • 案剧

    汉朝推举官吏的科目之一,指能胜任繁重任务(职事)的官吏。《后汉书·循吏列传·卫飒》:“建武二年,辟大司徒邓禹府。举能案剧,除侍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