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工事务局
官署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北洋政府于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八月十四日对德、奥宣战,并着手召募和派遣大批华工赴欧,九月间成立侨工事务局,掌理侨工的召募和保护事项,设局长一人,委员六人,由国务总理在外交、内务、农商各部官员中选派。战争结束后本局裁撤。
官署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北洋政府于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八月十四日对德、奥宣战,并着手召募和派遣大批华工赴欧,九月间成立侨工事务局,掌理侨工的召募和保护事项,设局长一人,委员六人,由国务总理在外交、内务、农商各部官员中选派。战争结束后本局裁撤。
北魏对归附其政权者的最高待遇。主动降附或立有功勋者,初来时一般享受这种待遇,包括房屋,生活资料等。以后再酌情安排官职。见《魏书·房法寿传》。
官署名。宋徽宗政和六年 (1116),改稻田务置,掌京畿诸县荒地,召人承佃。宣和三年(1121),并入西城所。
官名。即祠部郎中,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改,肃宗至德二载(757)复名祠部郎中。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海军部设置, 以司长为主官, 下设修造、机务,材料、电务四科,分理本司事务。
后宫女官总称。《吕氏春秋·季夏》:“是月也,命妇官染采。”即女官。《周礼·冬官》:“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注:“布帛,妇官之事。”
讨袁护国运动时两广护国军的指挥机关。民国五年(公元1915年)五月一日护国军在广东肇庆成立,统率广东广西两省军队,管理一切军务,兼筹政务与财政。都司令部设参谋部,有都参谋一人,协助都司令掌管军政与军令
杂任职名。唐置于京县,职掌相当于州“司兵参军事”,参见该条。
官名。即“宾客清吏司员外郎”。
即“哈思呼尔吉阿思罕尼拜察喇昂邦。
西夏军队职官。在将佐之下,小首领之上。有权正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