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使君

使君

① 奉命出使者尊称。② 汉朝对州刺史之尊称。三国、晋朝沿用。用以对州郡长官之尊称。《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 “曹公从容谓先主曰: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按刘备时为豫州牧。后世因之。


1、对使臣或巡行所部的州刺史之尊称。《汉书·寇恂传》:“恂初为郡功曹,太守耿况甚重之。”“更始立,使使者徇郡国,曰先降者复爵位。恂从耿况迎使者于界上,况上印绶,使者纳之,一宿无还意。恂勒兵入见使者,就请之,使者不与,曰:‘天王使者,功曹欲胁之邪?’恂曰:‘非敢胁使君,窃伤计之不祥也。今天下初定,国信未宣,使君建节衔命,以临四方……为使君计,莫若复之以安百姓。’”《后汉书·郭伋传》:“伋为并州牧……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儿童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

2、对州郡长官的尊称。《后汉书·第五伦传》附第五种传:“吾方今追使君,庶免其难。”《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当时先主刘备为豫州牧。《三国志·吴书·周鲂传》:“愿明使君少垂详察,忖度其言。”《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3、唐宋人对节度使、观察使的尊称。

猜你喜欢

  • 针师

    流外官名。唐代于太常寺太医署置,员额十人,掌以针术治病。

  • 中华民国参加芝加哥博览会筹备委员会

    实业部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为参加芝加哥博览会特设,依照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五月二十一日公布的《中华民国参加芝加哥博览会筹备委员会章程》规定,设委员长一人,由实业部部长兼任,综理本会一切事务;

  • 礼部清档

    房 清礼部内部机构。掌保管礼部奏办事务的档案(包括清文档案和汉文档案);承办本部满汉官员的提升调补及缮送本部司员、笔帖式、堂子、四译馆、鸿胪寺等官员京察各册;遇朝会祭祀,开具官员名单,呈请堂官派定监礼

  • 舟牧

    官名。周朝置,掌舟船。《礼记·月令》:“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于天子焉。”郑玄注:“舟牧,主舟之官也。”官名。掌管舟船的官员,《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舟牧覆舟。”注:“舟牧,主舟之官也。

  • 集曹

    官署名。汉朝丞相府置,主管郡国上计,以掾主之。郡亦置。三国魏相国府置,有掾属各一人。晋初不设,至杨俊为太傅置设属一人; 赵王伦为相国、增设掾一人。南朝宋、齐公府,北朝齐州府皆置,长官为参军或行参军。官

  • 御笔

    文书名。皇帝亲笔所撰。北朝始有此名。《北史·元勰传》: “帝令勰为露布,辞曰: 臣闻露布者,露之耳目,以臣才小,岂足大用。帝曰‘汝亦为才达,但可为之。’及就,尤类帝文,有见者,咸谓御笔。”北宋徽宗政和

  • 郡光初主簿

    隋郡主簿名目之一。见“郡迎新主簿”。

  • 中兵马指挥司

    官署名。明、清五城兵马司之一。凡京城内外,划境为五,其中间地域属该司,掌巡捕盗贼、疏理街道及囚犯、火禁之事。明朝设指挥一人,正六品,副指挥四人,正七品,吏目一人; 清治置,改副指挥只设一人,俱汉员。

  • 侍卫马步司

    官署名。即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

  • 讲郎

    官名。东汉章帝置,讲授经籍。《后汉书·儒林列传》: 建初(76~84)中,“又诏高才生受《古文尚书》、《毛诗》、《谷梁》、《左氏春秋》,虽不立官学,然皆擢高第为讲郎,给事近署,所以网罗遗逸,博存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