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五军都督府

五军都督府

官署名。明朝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的简称,为明代最高统军衙门。明太祖初置大都督府,洪武十三年(1380)分置五军都督府,分领在京各卫所(唯锦衣卫等亲军卫、上直卫不隶王府)及在外各都司、卫所。永乐间在北京设行在五军都督府,永乐十八年(1420)去“行在”字,以在南京的五府加“南京”字,分掌南京诸卫所。各府设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五军都督府有统兵之权,但军令权操于兵部,故得互相箝制,以杜专擅。


官署名。明洪武十三年置,分领在京各卫所(锦衣卫亲军、上直卫不属王府)及在外各都司、卫所。五军为: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明史·职官五》:“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五都督府,每府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其属经历司经历(从五品)、都事(从七品)各一人。都督府掌军旅之事,各领其都司、卫所,以达于兵部。”

猜你喜欢

  • 朝官

    官名统称。唐制,自宰相以下在京城为官者皆称京官,其中凡常参者称常参官,未常参者称未常参官。宋制,称常参官为朝官,未常参者为京官。北宋前期,秘书郎以上文臣内殿崇班以上武臣属朝官。神宗元丰 (1078—1

  • 分平尚书事

    职衔名义。加此者得参与评议论决尚书政事,为机密要职。以同时加予数人,故称“分”。西汉武帝时以左右曹、诸吏分平尚书奏事,三国吴列为职衔。参见“平尚书事”。

  • 临时执政府秘书厅

    北洋政府时期临时执政府的内部机构。相当于总统府的秘书厅,掌秘书事务。职官设置不详。

  • 廷尉狱

    监狱名,属廷尉,掌囚禁犯罪官吏。《汉书·赵广汉传》:“宣帝恶之,下广汉廷尉狱。”参看“廷尉”、“廷尉诏狱”条。

  • 厂卫

    官署名。明朝宦官所领东厂、西厂及内行厂与锦衣卫的合称。因其均掌缉查治狱诸事,故合称之。明朝为了加强统治,先后设“东厂”、“西厂”、“锦衣卫”,“厂卫”是“东厂”“西厂”“锦衣卫”的合称。因为这些官署性

  • 术士

    为君主画策的谋士。《韩非子·人主》: “主有术士,则大臣不得制断。”

  • 司糌粑第巴

    唐古特官。清设于前藏,属唐古特文官。员额三人,其职掌为管理糌巴。民国时期沿置。

  • 有事

    周朝执事官吏通称。《利簋铭》:“锡有事利金。”《尚书·周书·酒诰》:“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

  • 副札萨克达喇嘛

    封号。清朝藏传佛教之职任喇嘛。位在札萨克达喇嘛之下,设于京师等处。分理寺庙佛教事务。

  • ①即视、察。周朝天子或大臣巡察方国及边陲地区之谓。《太保玉戈铭》: “王在丰,命太保省南国。”《周易 ·观》: “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汉朝又有省录尚书事,指主管尚书台之事。②天子遣使臣对诸侯臣子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