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秦汉皆置,左弋又名佽飞,属少府,掌在上林苑弋射雁凫,有九丞两尉。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官名。隋炀帝内官,无定员,视六品以下,趋侍左右。
官名。即理匦使,唐肃宗至德元载(756)改,代宗大历(766—799)中复置理匦使。
官名。清至民国时期蒙古各旗置,无定员定职,遇印务札蓝有事故时代理其职务。
官名。《史记·封禅书》载:“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青帝;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献公作畦畤栎阳祀白帝;汉高帝又立北畤祀黑帝;合为五畤,其地均在廱县。五祀既为祭祀五帝之地,故西汉设五畤尉以司
1、天子的代称。《汉书·郊祀志上》:“上遂东巡海上……群臣有言见一老父牵狗,言吾欲见钜公,已忽不见。”注:“郑氏曰:天子也。张晏曰:天子为天下父,故曰钜公也。师古曰:钜,大也。”钜通巨,故言大。2、指
(1)西汉分全国为十三监察区,监察区长官的名称,在京师地区为司隶校尉,掌京师百官及所辖附近各郡;其他十二监察区的长官称为刺史,所部各郡国的行政与司法均受其监督,有权过问重大的司法案件。有关司法的属官有
参见“宗正卿”。官名。唐宋皆置,为宗正寺长官,少卿为少副。掌天子族亲属籍等事。见《新唐书·百官三·宗正寺》、《宋史·职官四·宗正寺》,参看“宗正寺”条。
东宫官署。南朝梁置,设中守舍人等官。
参见“主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