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停山
在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西南白沙沱镇东长江中小岛(小南海)。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巴国“又立市于龟亭北岸,今新市里是也”。《舆地纪胜》卷175重庆府:龟停山“在江津县西一里岷江中。若龟形。有古精舍。李膺《益州记》云:此山自益州至此,是为龟停”。
在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西南白沙沱镇东长江中小岛(小南海)。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巴国“又立市于龟亭北岸,今新市里是也”。《舆地纪胜》卷175重庆府:龟停山“在江津县西一里岷江中。若龟形。有古精舍。李膺《益州记》云:此山自益州至此,是为龟停”。
在今浙江金华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93金华县: 黄姑岭“在县东北五十里。宋宣和中,方腊寇婺,邀败官兵于此”。古山名。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东北。北宋宣和中方腊败官兵于此。
清置,即今贵州福泉县南二十里马场坪镇。
元改移水口站置,属福建行省邵武路。在今福建邵武市东南五十六里拿口镇。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西。《舆地纪胜》卷79汉阳军:汉阴山“在汉阳县西四十五里”。《方舆纪要》卷76汉阳府汉阳县“汉南山”条下:汉阴山“在府西四十五里汉水北。一名马鞍山”。
在今河南沁阳市东北沁水北岸。《清一统志·怀庆府二》:沁园“金时官僚宴会之所,有石图本。今废”。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梁封县置,属高州。治所在今广东电白县境。大业初废入连江县。
唐初置,属洺州。治所在今河北鸡泽县东南贯庄乡北空城。武德四年 (621) 废。
北宋熙宁七年(1074)分两浙路置,治所在越州(今浙江绍兴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包括开化县在内的衢江、富春江、钱塘江以东地区。寻废。熙宁九年(1076)又置,次年废。南宋初再置,始为定制。元初废。简称
南宋置,有皂郊搏马务。即今甘肃天水市南三十里皂郊乡。《宋史·宁宗纪四》: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正月,“金人围皂郊堡”,二月,“金人破皂郊,死者五万人”。即此。
在今缅甸北部糯千卡河 (即小江) 南侧。清代属腾越州茨竹寨土守备。光绪 《续云南通志稿》 卷99土司: 茨竹寨土守备,“乾隆十三年从征秤戛,以功授世袭茨竹土把总,……北至茨竹、习降小江一百里野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