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里县

龙里县

清康熙十一年(1672)改龙里卫置,属贵阳府。治所即今贵州龙里县。民国初属贵州黔中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清林则徐《滇轺纪程》称:龙里县“以城南龙驾山得名”。


在贵州省南部。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1521 平方千米。人口21万。辖6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龙山镇。元置龙里等寨长官司,属八番顺元宣慰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置龙里长官司,属贵州宣慰司;二十三年置龙里卫,属贵州都司,以卫治有龙架山得名。清初废龙里长官司。康熙十一年(1672年)裁卫置龙里县,属贵阳府。1914年隶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1949年属贵阳专区,1956年属安顺专区。1958年并入贵定县,隶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61年复置县。地处黔中山原丘陵南部、苗岭中段。县境南部有红岩河,中部有水桥河,北部有洗马河,均属乌江水系。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玉米、小麦、烟草、油菜籽、大豆。有煤、铁、硅石、高岭土、重晶石、大理石等矿。有建材、农机、硫酸、酿酒、印刷等厂。湘黔、黔桂铁路及贵鲇公路横穿中部,龙平、千洗公路斜穿县境南、北部。各乡镇均通汽车。名胜有城南莲花洞和冠山紫虚宫。


猜你喜欢

  • 何尾堰

    在今云南保山市南。《方舆纪要》卷118保山县:何尾堰“在城南二十里。周广二里”。

  • 泰康县

    ①即太康县。《金史·地理志》 作 “泰康”。治所即今河南太康县。②1933年伪满改泰康设治局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即今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945年并入杜尔伯特旗。1946年复置,属嫩江省。同

  • 东邵庄堡

    在今山西朔州市东。《清一统志·朔平府》:东邵庄堡“在朔州东二十五里”。

  • 龙鼍山

    又名龟龙山。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恩平县:龙鼍山在“县西二十里。亦名大人山,又名鼍山。高三百余丈,周七、八十里。中有龙潭,俗名圣水,东有穴清泉泻出,名曰水磜。旁有紫霞洞,

  • 沙湾县

    1915年析绥来县置,属新疆迪化道。治所在今新疆克拉玛依市东南小拐乡附近。1916年改属塔城道。1930年属迪化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1957年移治三道河子(今沙湾县)。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天山北

  • 仙坛山

    ①在今浙江平阳县东五里。《方舆纪要》卷94平阳县:仙坛山“在县治东。上有平石,号仙坛,本名横奥,亦曰横屿,三国吴置横屿船屯,盖以山名”。②在今山东枣庄市东南。《方舆纪要》卷32峄县:仙坛山在“县东北一

  • 渥城县

    金泰和四年 (1204) 置,八年 (1208) 为安州治。治所即今河北安新县 (新安镇)。元改名新安县。古县名。金泰和四年(1204年)置,治今河北省安新县。属安州。八年为安州治。蒙古至元二年(12

  • 汾川县

    西魏大统十八年(552)改安平县置,为乐川郡治。治所在若多村(今陕西宜川县东二十四里大村)。北周保定二年(562)迁治库利川北甚寒原。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北。隋属延安郡。唐属丹州,开元二十二年(734)移

  • 紫淦山

    在今江西樟树市附近。《舆地纪胜》 卷34临江军: 紫淦山 “在军城 (今临江镇) 之水东四十里,淦水经其下。旧有紫淦院。新淦旧治在清江镇,邑以是得名”。《清一统志·临江府》: 紫淦山 “在清江县东四十

  • 岔溪

    即今四川城口县西北沿河乡(岔溪河场)。《明史·张令传》:崇祯十三年(1640)二月,“大败(张献忠义军)玛瑙山,走岔溪,千江河,令复与副将方国安大破之”。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