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下城父聚。在今安徽涡阳县西北。《史记·陈涉世家》:秦二世二年(前208),“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即此。《清一统志·颍州府一》:下城父聚,“《旧志》:以近故城父县,故加下”。
清置,属中部县。在今陕西黄陵县东六十里。
即王昭君墓。又名明妃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十八里大黑河南岸。唐杜佑 《通典》 金河县有王昭君墓。《辽史· 地理志》 丰州: “青冢即王昭君墓。” 《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青冢 “在府西北塞外
在今湖南永州市东北十里。唐柳宗元《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诗有“石角恣幽步”句,即此。
①一名黄池亭。即春秋时黄池邑。在今河南封丘县西南二十二里三姓庄北。《春秋》: 哀公十三年 (前482),“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杜注:“陈留封丘南有黄亭,近济水。” 《续汉书·郡国志》:平丘 “有黄
南朝梁置,为梁泰郡治。治所在今广东高明市西南清泰村。隋开皇十年 (590) 改为清泰县。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鹤山市西北,为梁泰郡治。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名清泰县。
①指今吉林松花江上游二道江之上下两江口。一在安图县西南,为大沽江注入二道江处,称为上两江口,即今两江镇;一在今吉林靖宇县东北,头道江与二道道江合流处,为下两江口,今两江口村。民国《桦甸县志》卷2:“二
东汉永宁元年(120)改平原郡为平原国,治所在平原县(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二十五里张官店)。《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先主为平原相。”即此。建安十一年(206)改为郡,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又改为国。
在今安徽阜阳市南,北流入颍河。《水经·淮水注》: “ (焦陵) 陂水北出为鲖陂。” 会贞按: “陂水北出者,别流,自今阜阳县南北流绕城下注颍,已湮。”又称三丈陂、三严水。在今河南省平舆县东。久堙。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置,治所在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后废。元元贞元年(1295年)以别失八里宣慰司都元帅府改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西北。延祐时,辖境相当今乌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