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桥

龙桥

在今陕西三原县南北二城之间的清河上。为多孔式拱形桥,桥身全用石条铁钳构成,桥面铺青石板,两侧有石雕栏杆。《清一统志·西安府》:龙桥“在三原县北门外,跨清河。宋建隆四年,清河溢。有龙斗于桥下,桥圮。重建, 因名。明万历中易以石,长三十有三丈,高七丈五尺,广三丈三尺”。


横跨于陕西省三原县南北二城之间的清河上。桥长约110米、宽11米、高26米。为多孔式拱形桥,桥身全用石条铁钳构成,桥面铺青石板,两侧有石雕栏杆。造型宏伟美观,各拱结构符合力学原理。《三原县志》有“水从碧玉环中过,人从苍龙背上行”的诗句,故名龙桥。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至三十一年。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乾隆二十年(1755年)、咸丰元年(1851年)曾先后修补桥面和桥基左右堤岸,而桥身始终非常坚固。经明万历四十四年和1933年两次大洪水冲击,桥身亦未受任何影响。为中国桥梁建筑学上宝贵的实物资料。


猜你喜欢

  • 零绿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罗州。治所在今广东廉江市西南营仔镇西凌禄村。《新唐书·地理志》 零绿县: “以零绿水名。” 五代南汉改属常乐州。北宋太平兴国五年 (980) 废入吴川县。古县名。唐武德五

  • 拉休土司

    又称拉秀土司。清末合上下阿拉克硕二土司置,为玉树二十五族之一。驻陇喜寺 (今青海玉树县西南下拉秀乡)。民国周希武 《玉树调查记》 卷上: “拉休族驻牧地横跨子曲河南北。东与扎武、苏尔莽为界,南与囊谦以

  • 夏墅镇

    亦称南夏墅镇。即今江苏武进县南二十里南夏墅乡。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阳湖县图: 南有夏墅。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武进县南有 “夏墅镇”,“夏墅跨邵尧港,以别于西夏墅,亦称南夏墅”。

  • 杓子河

    即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哨子河。为大洋河支流。源出海城市东南分水岭,东南会五重河,流入羊河。明《辽东志》卷1:杓子河在“(复州卫)城东北二百五十里”。

  • 东连岛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海中。其西有西连岛。清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卷11引《崔志》:东连岛“即鹰游山东岛”。今二岛相连,称为东西连岛。

  • 乌龙集

    即今河南淮滨县城关镇。旧属息县。民国初设县左驻此。1952年以息县、固始、潢川三县地析置淮滨县,设治于此。在今河南省淮滨县境。清咸丰五年(1855年)苏添福率捻军大败清军于此。

  • 上店镇

    ①即今山西平遥县东南上店村。《清一统志·汾州府》:上店镇“在平遥县东南六十里”。②在今河南汝阳县西南十三里上店村。旧属伊阳县。明置巡司于此。在河南省汝阳县中西部、汝河南岸。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3.7

  • 崇明沙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镇海卫。治所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东沙。嘉靖中移治新城内 (今崇明县西北三星镇)。后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属镇海卫。嘉靖中移治新城。三

  • 五段砦

    即今江苏沛县东南五段镇。民国《铜山县志》卷10:五段砦在“城西北七十里。咸丰七年建”。

  • 隆州

    ①亦作崇州。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南梁北巴州置,治所在阆中县 (今四川阆中市)。《寰宇记》 卷86阆州: 隆州 “取其连冈,地势高隆为郡名。后魏 《典略》 云: 此州故有隆城坚险,因置隆州”。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