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康县
南齐置,为齐康郡治。治所在今广东徐闻县南。隋开皇时改为隋康县。
古县名。南朝齐改徐闻县置,治今广东省徐闻县南。为齐康郡治。隋开皇初又改为隋康县。
南齐置,为齐康郡治。治所在今广东徐闻县南。隋开皇时改为隋康县。
古县名。南朝齐改徐闻县置,治今广东省徐闻县南。为齐康郡治。隋开皇初又改为隋康县。
即今河北迁西县东三十五里罗家屯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迁安县图: 西北有罗家屯。
在今宁夏贺兰县西北贺兰山。岩画北起贺兰山北端的麦如井,南至中卫北山的大麦地一带。共有二十余个沟口,其中贺兰县境内分布较为集中,有大、小西峰沟、贺兰口、苏峪口、回回沟等。岩画的主要内容有图腾崇拜、出行狩
俗称达尔罕镇。后金崇德元年 (1636) 置,属内蒙古哲里木盟。驻地在伊克唐噶里克坡 (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西南花吐古拉苏木附近)。1914年划归奉天省。1929年属辽宁省。伪满时属兴安南省。194
一作濝关。在今河南济源市西,王屋山南。《后汉书·邓禹传》: 建武元年 (25),“禹自箕关将入河东”。《三国志·魏书·董卓传》: 杨奉等“乃以天子还洛阳。出箕关”。又称濝关。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王屋山
宋大理置,属威楚府。在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南五十四里因远坝子。明《寰宇通志》卷113元江府:因远山“在府城西四十里”。元属元江路。明改因远罗必甸长官司。大理国置,治今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
北宋置,属中江县。在今四川中江县南七十里双龙镇西北。(1)在浙江省义乌市西部。面积34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吴店,人口 5550。南宋吴氏择此设店营生,故名。1934年置南平镇,1946
元置,在今四川米易县。
明置,属小所守御千户所。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小河乡北。《明史·地理志》 小河所:“北有师家山,一名文山,山麓有文山关。”
北宋庆历四年 (1044) 筑于胡芦泉,属环州。在今甘肃环县西。《宋史·范仲淹传》: 为防备明珠、灭臧兵,“遂筑细腰、胡芦诸砦”。
亦作多刚县。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晏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宋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