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陵庙

黄陵庙

①一名黄牛庙。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黄陵庙乡。《清一统志·宜昌府》: 黄陵庙 “在东湖县西黄牛峡。一名黄牛庙。三国蜀汉建,庙有祖龟及金莲花。相传诸葛亮有庙碑记”。

②在今湖南湘阴县北四十里。《水经·湘水注》:“湘水又北径黄陵亭西,右合黄陵水口,其水上承大湖,湖水西流径二妃庙南,世谓之黄陵庙也。言大舜之陟方也,二妃从征,溺于湘江……故民为立祠于水侧焉。” 韩愈有 《黄陵庙记》。


原称黄牛庙,又称黄牛灵应庙。在长江三峡西陵峡中黄牛峡黄牛山麓。是西陵峡中著名古迹之一。相传始建于汉,后毁。唐大中元年(847年)复建,名黄牛祠。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祀禹王,改今名。历代名人如李白、白居易、欧阳修、黄庭坚、陆游等游此,均留有名篇佳句。现存庙宇有山门、禹王殿、武侯祠等,依次建造在逐级升高的台地之上。主体建筑禹王殿,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面阔进深均为5间,高约15米,重檐九脊,青瓦丹墙,色调和谐,体态庄重。檐下悬“玄功万古”匾额一方,传为明藩惠王朱常润所题,边框浮雕游龙,飞金走彩,颇为富丽。武侯祠、山门,均为晚清建筑。殿内存有圭形石碑,刊《黄牛庙记》,相传乃诸葛亮所撰。庙后有泉,甚清洌,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甃石为池,至今聚泉仍丰。庙院前临汹涌大江,后倚高岩如屏,四周橘林掩映,气势宏伟,风光绮丽。

黄 陵 庙


猜你喜欢

  • 浏阳州

    元贞元元年 (1295) 升浏阳县置,属天临路。治所即今湖南浏阳市东北官渡。明洪武二年(1369) 复改浏阳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浏阳县置,治今湖南省浏阳市东北官渡。属天临路。辖境相当今湖南省

  • 悦城镇

    北宋开宝五年 (972) 改悦城县置,属端溪县。即今广东德庆县东南八十里悦城镇。在广东省德庆县东南部、西江下游北岸。面积221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悦城,人口 4900。 西晋元康年间悦

  • 东市

    ①汉长安市场之一。《史记·日者列传》载:司马季主“卜于长安东市”。又《汉书·晁错传》载:晁错“衣朝衣斩东市”。《三辅黄图》、《长安志》均以东市为汉长安九市之一。《文选·两都赋》 李善注引《汉宫阙疏》曰

  • 鸦路镇

    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南十四里平高城村。明初置鸦路镇巡司于此。成化十二年 (1476) 废。

  • 珠海

    即珠母海。指今广西北海市南涠洲岛一带海域。历代为采珠之地。即“珠母海”。

  • 石榴花塔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的汉阳公园内。《明一统志》卷59汉阳府:石榴花塔“在郡城西北。宋时有妇事姑至孝,一日杀鸡为馔,姑食鸡而死。姑女诉于官,妇坐罪无以自明。临刑乃折石榴花一枝,插地而祝曰:妾若毒姑,花即枯

  • 青石原

    亦作青石岭。在今甘肃泾川县西北。《晋书·赫连勃勃载记》: 东晋义熙三年 (407),“勃勃与姚兴将张佛生战于青石原,又败之”。

  • 两粤

    地区名。广东、广西古为百粤地,故称两粤。称广东为粤东,广西为粤西。后专指广东为粤省。地区名。与“两广”同义。广东、广西本百粤(越)地,故又别称粤东、粤西,合称“两粤”。

  • 伯阳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安阳县西北。《史记·赵世家》:惠文王十七年(前282),“乐毅将赵师攻魏伯阳”。西汉置邯会县。古邑名。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安阳县西北。《史记·赵世家》:赵惠文王十七年(前282年),

  • 新京市

    1932年伪满洲国析长春县城区置,为伪满洲国都。即今吉林长春市。1945年9月改为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