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石市

黄石市

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黄石镇。《方舆纪要》卷96兴化府莆田县: 黄石市 “在府东南二十五里。民居环聚。旧有黄石税课局,本宋之黄石务,其后徙置不一。元至正中,改建于此。明初改为税课局”。


在湖北省东南部、长江南岸,南邻江西省。面积 4617 平方千米(市辖区226平方千米)。人口253.8万(市辖区人口66.1万)。辖黄石港、西塞山、下陆、铁山4区和阳新县,代管大冶市。市人民政府驻黄石港区。滨江的道士洑、石灰窑、黄石港古代已形成集镇。三集镇沿长江联成一体。1948年三集镇合并为石黄镇,属大冶县。1949年初为大冶特区办事处,后改称石黄特区,属大冶专区。1950年置省辖黄石市。市因黄石山得名。《水经注·江水》:“江水东历孟家溠,江之右岸有黄石山,水径其北,即黄石矶也。”1959年原黄冈专区大冶县划为黄石市所属。1960年撤销大冶县,并入黄石市。1962年复置大冶县,仍属黄石市。1994年撤销大冶县,设立大冶市,由黄石市代管。1996年咸宁地区的阳新县划归黄石市所属。地处鄂东南低山丘陵北缘,长江流经东北边界。有大冶湖、保安湖、磁湖、网湖等湖泊,为半丘陵及平原湖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油料、苎麻。矿产资源丰富,有铁、铜、煤、金、锰、钨、铅、锌、大理石等50多种。有采矿、冶炼、建材、轻工、服装、化工、机械、能源、食品、医药等厂。是中国著名的工业城市。有冶钢集团、大冶铁矿、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华新水泥集团、美尔雅服饰集团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有武九铁路及武黄、铁灵、铜大支线。黄宜高速公路和106、316国道经此。有黄石港。名胜古迹有西塞山、磁湖、东方山、小雷山、飞云洞、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等。


猜你喜欢

  • 木乘谷

    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北。《后汉书·西羌传》:章和初,“张纡遣从事司马防将千余骑及金城兵会战于木乘谷,迷吾兵败走”。即此。

  • 禹王宫

    在今四川南江县西南长赤镇。清嘉庆二年 (1797) 建,为四合院砖木建筑。大殿正中有禹王坐像。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过南江,在此建立长赤县苏维埃政府。前殿三道石门框上,红军刻的 “谁是世

  • 冲虚观

    在今广东博罗县西北五十里罗浮山东麓。初称都虚,建于东晋咸和年间,是葛洪所建四庵中的南庵,也是他修道炼丹行医采药之所。东晋义熙初置葛洪祠。唐天宝中扩建为观。北宋元祐二年(1087)哲宗赐“冲虚观”额。1

  • 邵武卫

    明洪武元年(1368)改元邵汀万户府置,属福建行都司。治所在今福建邵武市西南。清顺治十八年(1661)废。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元邵武万户府置,治今福建省邵武市东南。属福建行都司。清顺治十八年(1

  • 石豅山

    在今安徽泾县东。《方舆纪要》卷28泾县:石豅山在“县东二十二里,有洞甚深广。宋绍兴初,群盗张琪等寇乱州境,民多避居于此”。

  • 达罗克裕木磋

    即打鲁克雨木撮池。今西藏仲巴县北之塔若错。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22载:“西番(藏)语:达罗克,黄色马也。滨河山石形色似之,水色碧绿,又如松石也。”

  • 山陕会馆

    ①在今山东聊城市东关古运河西岸。清乾隆八年(1743)山陕商人集资兴建, 历时四年完成。总建筑面积三千多平方米,殿阁堂楼一百六十余间,系奉祀关羽的庙堂与会馆相结合的古建筑群。分前、后两重:前部有山门、

  • 钱家营

    即今河北丰南市东四十里钱营镇。旧称前营,清初营屯军于此。

  • 听杂阿布河

    旧为叶尔羌河上源之一。即今新疆叶城县西南提孜那甫河。清乾隆《西域图志》卷28:听杂阿布鄂斯腾“在叶尔羌城东南五十里。源出库克雅尔塔克,北流出山,经沙图、……会哈喇乌苏,入叶尔羌谔斯腾”。宣统《新疆图志

  • 罗川城

    在今湖北宜城市西二十里。《水经·沔水注》: 夷水 “历宜城西山,谓之夷溪。又东南径罗川城,故罗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