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甸子
即今吉林集安市东北黄柏乡。民国 《辑安县志》 卷1: “黄柏甸在城东五十五里,临鸭绿江,运输便利,商铺二十余户,极称兴盛。”
即今吉林集安市东北黄柏乡。民国 《辑安县志》 卷1: “黄柏甸在城东五十五里,临鸭绿江,运输便利,商铺二十余户,极称兴盛。”
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高平县置,属邵陵郡。治所在今湖南隆回县东北高平镇石脚村。后复名高平县。
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左传·襄公四年》:“初,季孙为己树六槚于蒲圃东门之外。” 又,十九年(前554),“公享晋六卿于蒲圃”。又,定公八年 (前502),“将享季氏于蒲圃而杀之”。即此。
即石境山。在今浙江临安县城南。宋避太祖之祖赵敬讳,改称石鉴山。
东汉永和六年(141)置,治所在东冶县(今福建福州市)。东汉永和六年(141年)置,治东冶县(今福建福州市)。属会稽郡。废年不详。
即今黑龙江省海林市西山市镇。清光绪《皇朝直省图》吉林图:宁古塔西北有山石。光绪《吉林全省地舆图》作商石。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作山石站。民国《东北年鉴》作山市站。
亦作洛汭。在今河南巩义市境洛河注入黄河处。《尚书· 禹贡》: 河水 “东过洛汭”。《孔传》:“洛汭,洛入河处。” 《左传·昭公元年》: “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馆于雒汭。” 宋元人注: “雒汭,洛水
在今湖南桑植县北。《方舆纪要》卷77安福所:八斗溪“在所(今桑植县)北。绕城而西,合永定诸溪水,入(九溪)卫境,合喝堡诸溪。亦名酉水”。
北魏旧都盛乐故宫。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魏书·太宗纪》:“太宗明元皇帝,讳嗣,太祖长子也,母曰刘贵人,登国七年生于云中宫。”即此。《水经·河水注》:“白渠水又西径魏云中宫南。《魏土地记》曰
即今江西会昌县南筠门岭镇。地当湘水上游。《清一统志·赣州府二》: 筠门镇巡司 “在会昌县南八十里。旧驻湘乡,本朝乾隆三十年移此”。
汉献帝刘协陵。在今河南修武县北。《后汉书·孝献帝纪》: 三国魏青龙二年 (234),“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李贤注: “ 《帝王纪》: ‘禅陵在浊鹿城西北十里,在今怀州修武县北二十五里。陵高二丈,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