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耳溪
在今四川彭州市北四十五里永定乡西小河。《方舆纪要》 卷67彭县: 鹿耳溪 “源出县西北曲尺山,东流入新繁县之清白江”。
在今四川彭州市北四十五里永定乡西小河。《方舆纪要》 卷67彭县: 鹿耳溪 “源出县西北曲尺山,东流入新繁县之清白江”。
在今广东惠州市东。《舆地纪胜》 卷99惠州,松风亭 “在弥陁寺后山之巅,始名峻峰、植松二十余株,清风徐来,因谓松风亭”。苏东坡有 《游松风记》。
隋、唐西域护蜜国都城。在今阿富汗喀布尔东北喷赤河西伊什卡什姆。《新唐书·西域传》:护蜜国 “王居塞迦审城,北临乌浒河”。唐龙朔初置鸟飞州都督府于此。中亚古城名。在今阿富汗东北境喷赤河西岸伊什卡什姆。本
即今天津市宁河县治。为盐场。《元史·食货二》:至元十九年(1282),“改立大都、芦台、越支、三叉沽盐使司一。二十五年,复立三汊沽、芦台、越支三盐使司”。清设盐场大使驻此。
明洪武二十一年 (1388) 置,属福宁卫。治所在今福建连江县东北定海。清康熙三年(1664) 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福建省连江县东北定海。属福宁卫。清康熙三年(1664年)废。
明洪武六年(1373)置,属西安行都司。治所在灵藏(在今四川德格县西北俄支)。辖境相当今四川大渡河上游以西,至西藏昌都地区及青海南部地区。清改为林葱安抚司。
即朗宗。今西藏朗县。清乾隆 《卫藏通志》卷12作 “朗”。见“朗县”。
在今河北河间市南八里铺。 《方舆纪要》卷13河间府河间县:八里堤“在府南八里庄,自苏家口迄徐家口,亘二十里,以防涨水。亦万历中修筑”。
春秋许邑。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南。《春秋》:定公四年 (前506) “许迁于容城”。古邑名。春秋许邑。春秋、战国之际曾为许国都城,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南。《春秋》定公四年(前506年):“许迁于容城”,即此
北宋咸平元年(998)置,属镇戎军。即今宁夏固原县南开城乡。金属镇戎州。元置开成府及开成县于此。北宋咸平元年(998年)置,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南开城。建炎四年(1130年)入金。元至元十年(12
元置,治所在今云南文山县。《清一统志·开化府》: 教化三部废长官司 “在今府治 (今文山县)。唐时强现蛮居此,元为强现三部,隶临安宣慰司,明改为长官司。《府志》: 三部: 教化、强现、牙车,三部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