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州
唐武德三年 (620) 杜伏威置,治所在义兴县 (今江苏宜兴市)。以金鹅山为名。七年 (624) 改为南兴州。
唐武德三年 (620) 杜伏威置,治所在义兴县 (今江苏宜兴市)。以金鹅山为名。七年 (624) 改为南兴州。
清乾隆八年 (1743) 分永新、安福二县地置,属吉安府。治所即今江西莲花县。1912年改为莲花县。清乾隆八年(1743年)分永新县西北境、安福县西境置,治今江西省莲花县。因治所莲花桥而得名。属吉安府
唐置,隶洮州。当在今甘肃卓尼县境。高宗上元三年 (676) 为吐蕃所破,因废。后复置。北宋废。
在今贵州长顺县东北。 《清一统志·贵阳府》:一宿河“在广顺州(治今广顺镇)东从仁里。俗传明建文帝入白云山时宿于此,因名”。
明洪武七年 (1374) 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十六里朗溪镇。后属思南府。清废。
明置,即今广西贺县东北桂岭镇。《清一统志·平乐府二》: 桂岭营 “在贺县东北。明万历间于桂岭适中要地,建立大营,设守备驻守,分防十三营。今于桂岭、赖村、停歇、龙水、大讷、黄峒、牛瑞、石牛等八营,分兵防
唐开元时置,属朔方节度使。治所在灵州城 (今宁夏吴忠市北)。后废。
一名乌伤溪水。又名东江。在今浙江义乌市境。《方舆纪要》卷93东阳县:东阳溪“出大、小盆山,屈曲流二百里,始至此,俗谓之河埠,西入义乌县境,至培磊市与画溪合流”。
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三十五里烟霞乡西侧。李勣(594—669),本姓徐,名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市西北李庄集)人。初从翟让起义,参加瓦岗军,因功封东海郡公。瓦岗军失败后降唐,任右武侯大将军,
在今四川崇州市城中。 北宋赵《蜀倅杨瑜邀游罨画池》 诗云: “占胜芳菲地,标名罨画池。”今池建有楼台亭榭,形成独特的园林风格。湖东有陆游祠,南有清建文庙。
在今湖北建始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清有县丞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