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洞寨
即今贵州黎平县南顿洞乡。明郭子章 《黔记》 卷5: 黎平府 “南有一路皆苗出入,汉人罕进,十里至顿洞寨,十里至擒鬼坡,向日皮林戕杀官军于此”。“顿洞” 系侗语音译,意为风箱口之地。
即今贵州黎平县南顿洞乡。明郭子章 《黔记》 卷5: 黎平府 “南有一路皆苗出入,汉人罕进,十里至顿洞寨,十里至擒鬼坡,向日皮林戕杀官军于此”。“顿洞” 系侗语音译,意为风箱口之地。
①隋唐以前,对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的惯称;另外,与南京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称为江东相对而言,又可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史记·项羽本纪》:“江西皆反”即指此。②唐方镇名。广德二年(76
即僰道县。在今四川宜宾市。《水经·江水注》: “汉武帝感司马相如之言,使县令南通僰道,费功无成,唐蒙乃凿石开阁,以通南中。王莽更曰僰治。”
即今黑龙江省东南、中俄界河乌苏里江。明《辽东志》卷1:阿速江在“(开原)城东北二千六百里。源出古州百山, 北流入松花江(黑龙江)”。
即徒思。在今伊朗东北部马什哈德北。《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 “途思”。
明洪武十三年(1380)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即今广西平乐县。后废。
明洪武二年(1369)置,在今陕西扶风县东。十四年(1381)改名凤泉驿。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在今陕西省扶风县东。属凤翔府。十四年改名凤泉驿。
亦名柏茂山。在今四川简阳市北。《新唐书·地理志》 阳安县: “有柏庙山。” 《清一统志 ·成都府一》: 柏茂山,“ 《旧志》: (柏庙山) 今曰柏茂山,在州东北八十里。峰峦卓立,为群山之首。盖庙茂声近
一作也迷里河。即额米尔河。今新疆额敏县之额敏河,西流入哈萨克斯坦境之阿拉湖。
亦作雅什特拱拜。清帕米尔八卡之一。光绪五年 (1879) 后设卡,在今札尔提古木别孜。后被俄国侵占,今属塔吉克斯坦。
元置,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县西南。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