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难军
唐、五代方镇名。唐光启元年 (885) 赐号邠宁节度使为静难军。治所在邠州 (今陕西彬县)。北宋初废。
唐、五代方镇名。唐光启元年(885年)以邠宁节度使号为静难军,治邠州(今陕西彬县)。梁领邠、宁、庆、衍四州。北宋初废。
唐、五代方镇名。唐光启元年 (885) 赐号邠宁节度使为静难军。治所在邠州 (今陕西彬县)。北宋初废。
唐、五代方镇名。唐光启元年(885年)以邠宁节度使号为静难军,治邠州(今陕西彬县)。梁领邠、宁、庆、衍四州。北宋初废。
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寰宇记》 卷15徐州彭城县: “雍城门在县东南五十里。按桓谭 《新论》云,雍门周弹琴见孟尝君。”
1934年伪满置,省会在哈尔滨市 (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双城、阿城、宾县、绥化、望奎、庆安、铁力、海伦、绥棱等市县地。1945年日军投降后废。
一作演度州。唐贞观中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英吉沙县北。贞元中废。又称演度州。唐贞观年间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北。为河西内附十二胡州之一。贞元年间废。
北宋开宝六年(973)以大昌县盐泉所置,治所在今四川巫溪县北八里前河乡(门洞)。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3大宁县:“与治侧永安城相对,取安宁之义也。”端拱元年(988)徙治今巫溪县。元至元二十年(12
在今四川广汉市西南古城坝。《寰宇记》卷73雒县: “湔阳故城,汉县,废城在县南。” 《方舆纪要》 卷67汉州: 湔阳城在 “州西南二十里。《志》云: 南北朝时置,以近湔水之阳而名”。正史未见湔阳县。
又曰柏岗埭。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南三十五里。《宋书·元凶传》:太初元年(453),“劭遣人焚烧西装及左尚方,决破柏岗、方山埭, 以绝东军”。《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句容县“绛岩湖”条下:“与斗门同置,湖水
①在今山西阳泉市北。《清一统志·平定州》:四角山“在州北三十里。其势四起,下出三泉”。②在今甘肃礼县东北十里。《方舆纪要》卷59礼县:四角山“以山分四向,截然挺峙而名”。
在今陕西旬阳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清一统志·兴安府二》:两河关“东接蜀河,西接乾祐河,北通镇安县,明置三岔巡司于此。今裁”。
又作税子铺。唐置,即今安徽太和县西北四十里税镇。宋置税子步镇。简称税镇。
又作伯阳谷。即今甘肃天水市东伯阳乡。《晋书·乞伏乾归载记》:东晋义熙七年(411),“又攻克(姚)兴别将姚龙于伯阳堡”。即此。《水经·渭水注》:“(伯阳谷)水出刑马之山伯阳谷。”北魏置伯阳县。即今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