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雅州

雅州

①隋仁寿四年 (604) 置,治所在蒙山县(今四川雅安市西)。《元和志》 卷32雅州: “因州境雅安山为名。” 大业三年 (607) 改为临邛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改雅州。治所严道县 (今雅安市西)。天宝元年 (742) 改为卢山郡,乾元元年 (758)复改为雅州。辖境相当今四川雅安、名山、荥经、天全、卢山、宝兴等市县地。开元中置都督府,都督羁縻会野、当马等十九州,后增至五十余州。北宋徙治今雅安市。元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明属四川布政使司。清属四川省。雍正七年 (1729) 升为雅州府。

②唐贞观八年 (634) 改羁縻西雅州置,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阿坝县东南境。后废。


(1)隋仁寿四年(604年)置,治蒙山县(后改严道县,今四川雅安市)。大业三年(607年)改为临邛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雅州,天宝、至德时又曾改为卢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雅州。宋属成都府路。元属吐蕃宣慰司。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雅安、名山、荥经、芦山等市县。明洪武四年(1371年)省州治严道县入州。清雍正七年(1729年)升为雅州府。(2)唐贞观年间置,约治今四川省阿坝县南。后废。


猜你喜欢

  • 和溪口

    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南二十里河溪镇。《元史·宪宗纪》: 八年 (1258) 十一月,“庚午次和溪口,遣骁骑略青居山”。即此。

  • 沙堆村

    即今广东新会市东南沙滩镇。清同治《广东图说》卷8:新会县东南有沙堆村。

  • 朗公山

    一名朗公谷。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九十里。《水经·济水注》: 玉水 “导源太山朗公谷,旧名琨瑞溪。有沙门竺僧朗,少事佛图澄,硕学渊通,尤明气纬,隐于此谷,因谓之朗公谷”。

  • 乐徐

    战国赵邑,在今河北易县西南(据《通鉴》注)。《史记·赵世家》:幽缪王迁五年(前231),“代地大动, 自乐徐以西,北至平阴,台屋墙垣大半坏,地坼东西百三十步”,即此。古邑名。战国赵邑。在今河北省易县西

  • 劫国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都城在天山东丹渠谷(今新疆乌鲁木齐市附近)。神爵二年(前60)后属西域都护府。古西域国名。国都在天山东丹渠谷(今新疆乌鲁木齐市附近)。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后属西域都护府。

  • 三稜山

    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14寻甸府:三稜山“在府西南六十里,与嵩盟州废邵甸县接界。上有九十九泉,其水流入昆明县,即盘龙江之上源”。

  • 穴坊庄

    即今山东莱阳市南六十六里穴坊镇。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莱阳县东南有穴坊庄集。

  • 丰乐铺

    明置,即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南丰乐镇。

  • 赤朗错

    又作次朗错。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西南二十里。藏语意为万条路。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三十二错、定(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之一。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 雁门山

    ①在今山西阳高县西北。《山海经·北次三经》: 碣石之山 “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门之山, 无草木”。 《水经·㶟水注》: 雁门山 “雁出其门, 在高柳北, 高柳在代中, 其山重峦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