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翅㘰门镇
亦作雁翅陡门镇。 即今安徽宣州市北雁翅乡。清嘉庆 《宁国府志》 卷15: 宣城县北有雁翅斗门渡。丁文江 《中华民国新地图》: 安徽宣城县北有雁翅窦。
亦作雁翅陡门镇。 即今安徽宣州市北雁翅乡。清嘉庆 《宁国府志》 卷15: 宣城县北有雁翅斗门渡。丁文江 《中华民国新地图》: 安徽宣城县北有雁翅窦。
①上游即今山西、河北境内的桑干河及永定河。自今北京市西南卢沟桥以下,故道在今永定河以北。《汉书·地理志》 雁门郡阴馆县: “累头山,治水所出,东至泉州入海。”②即今山东平邑县东南浚河。《汉书·地理志》
即今山西沁水县东端氏镇。隋端氏县故治。清置巡司于此。在山西省沁水县东南部。面积257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端氏,人口7700。为春秋时晋国端氏邑,故名。《史记·赵世家》:成侯十六年(前3
在今湖南汉寿县西北。系沅水别派。南宋绍兴年间,杨么农民军大将夏诚、刘冲分据两岸立寨。宋熊克撰《中兴小纪》卷13:“诚寨南据芷江,东北阻湖,惟西有陆路,又设重城濠,及陷马坑;冲寨北据芷江,东西南皆阻湖。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 (448) 置,属西阳郡。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南。大明八年 (464) 并入阳城左县。
即郪水注入涪江之口。今四川蓬溪县西南六十里郪口乡。《宋书· 刘道济传》: 元嘉十三年 (436),萧汪之将兵攻程道养义军,“军次郪口,帛氐奴斩伪卫将军司马飞燕归降”。即此。《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十三
一作贝德勒克河、拜达里克河。在清外蒙古赛音诺颜部西境。即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的拜达里格河。《清一统志·喀尔喀》: 查克拜达里克河 “源出枯库岭南,南流。其西北有查克河。南流二百余里,经库冷白尔齐尔之地
在今福建长泰县城西。《方舆纪要》卷99长泰县:“西安桥在县城西。万历二年建。长四十余丈。”
南宋绍兴中置猛虎巡司,属南丰县。在今江西南丰县南五十里。元初改为猛虎寨,元末废。在今江西省南丰市南。南宋初置巡检司于此。
北周天和四年(569)置,属岐山郡。治所在今甘肃灵台县南。隋开皇十六年移于岐山南十里(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五十里),改名岐山县。古县名。北周天和四年(569年)析鹑觚县南界置,治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属岐山
在今河南确山县北三十里。村内有我国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烈士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