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陶水

陶水

①即今山西长治县南淘清河。《水经·浊漳水注》: “陶水南出陶乡,北流径长子城东,西转径其城北,东注于漳水。” 《魏书·地形志》 上党郡长子县: “有泉北流至陶乡,名陶水,合羊头山水,北流入浊漳。”

②在今广东三水市南。《水经·洭水注》: 陶水“东出尧山,陶水西径 (含洭) 县北右注洭水”。《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三水县: 陶水 “在县南。源出尧山,西北流注于洭水”。

③一作桃水。即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光镇北之陶江 (坪塘河)。《水经·洭水注》: “洭水又东南,左合陶水。水出尧山。……陶水西经 (含洭) 县北,右注洭水。”


猜你喜欢

  • ?河

    即古泄水。 今安徽霍邱县东南东汲河 (汲河)。《清一统志·颍州府一》: “泄水在霍邱县东南…… 《县志》: 有��河,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源自六安州香和岭,分流入东河。”

  • 宁丰城

    北宋改丰州置,在今陕西府谷县西北。《宋史·地理志》 丰州:“政和五年,赐郡名宁丰。”

  • 内三关

    明代对沿内长城三个关的总称。即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倒马关(在今河北唐县西北)、紫荆关(在今河北易县西北)。明代对沿内长城三个关的总称。即居庸关(今北京昌平区西北)、倒马关(今河北唐县西北)

  • 三州镇

    北宋置,属金水县。在今四川金堂县西南。《舆地纪胜》卷164怀安军:三州镇“在金水县西南四十五里。地势最高,其上可以见三州,谓益州、汉州、简州也”。

  • 瓮 (甕) 水寨

    南宋绍兴中置,属黄平府。在今贵州瓮安县西北瓮水司。明初改置瓮水安抚司。

  • 界河镇

    即今山东滕州市西北界河滨之界河镇。旧为漕渠防汛之所。《方舆纪要》 卷32邹县: 界河驿在“县东南五十里”。清时有守备驻此。在山东省滕州市北部,北与邹城市相邻。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7.3万。镇人民政府

  • 咸丘

    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春秋》: 桓公七年 (前705),“焚咸丘”。杜注: “高平巨野县南有咸亭。”古邑名。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南。《春秋》桓公七年(前705年):“焚咸丘。”即此。

  • 峤南

    指岭南地区。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及越南北部。《后汉书· 马援传》: 建武十九年(43),援率大军攻征侧余部,“自无功至居风,斩获五千余人,峤南悉平”。此指今越南北部。南宋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杂志

  • 贯保砦

    北宋元丰三年 (1080) 置,属沅州。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北三十里贯保渡。六年(1083) 属诚州。

  • 百人山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南区长江北岸。《水经·汉水注》:“江水左径百人山南,右径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所起也。”《舆地纪胜》卷79汉阳军:百人山“在汉阳县南七十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