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邦乡
在今云南建水县东南。明初置阿邦乡土守备。
在今云南建水县东南。明初置阿邦乡土守备。
即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西南富拉尔基。清乾隆 《盛京通志》 卷32: “ (克伊特) 城西曰瑚拉尔吉屯。”
在今浙江奉化市东六十六里湖头渡村。《方舆纪要》 卷92象山县: 湖头渡寨,“ 《舆程记》:自湖头渡而西百二十里而达奉化县,渡盖为三邑要口”。
在今河南通许县西。《方舆纪要》卷47通许县:上仓城在“县西八里。五代周世宗所筑,为漕运转输之处”。
即今浙江三门县治海游镇。唐武德四年(621) 至七年 (624),为宁海县治。《资治通鉴》: 唐咸通元年 (860) 五月庚申,“南路军大破贼 (案: 指裘甫起义) 于海游镇”,即此。1940年以来为
北宋置,属将陵县。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北。
即今四川西昌市东南邛海及邛海河。《后汉书·西南夷传》 邛都县:“地陷为汙池,因名为邛池,南人以为邛河。”
即关内外铁路。自北京至辽宁沈阳。因当时辽宁名奉天,故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关内外铁路改称京奉铁路。“京沈铁路”的旧称。
又作竹瓦寺。亦名卓瓦公巴。即今西藏察隅县北竹瓦根。清末刘赞廷《波密日记》:由波罗“七十五里至甲惹同宿,七十里至竹洼寺宿”。即此。“竹洼寺”,藏语意为众生寺。
在今湖南凤凰县西南三十三里。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谓乐濠城“峰峦重叠,冲陇盘曲,与全胜营、廖家桥相犄角”。
又名湓城。相传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灌婴所筑。即今江西九江市。以地当湓水入长江口得名。《晋书· 地理志》 武昌郡: 柴桑 “有湓口关”。《资治通鉴》: 东晋咸和三年 (328),“祖约遣祖涣、桓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