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大原、太原。在今山西太原市一带。《春秋》:昭公元年(前541),“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榖梁传》:“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即“大原(1)”。
即今安徽太湖县境之皖河。《舆地纪胜》卷46引《元和志》:太湖县“东北三十五里有太湖水,因以为名”。《寰宇记》卷125太湖县:太湖水“源出县西稻积山,东南流入大江”。
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晋书· 慕容垂载记》: 太元九年 (384),后燕慕容楷追击丁零翟真,“战于下邑,为真所败,真遂屯于承营”。即此。在今河北省定州市东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九年(384年),后
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四十里斟灌城里。《水经·巨洋水注》 引 《汲郡古文》: “相居斟灌。” 《左传·襄公四年》: 魏绛曰,寒浞 “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杜注: “二国,夏同姓诸侯,仲康之子后相所依
明初置,直属云南布政使司。治所即今云南临沧县。清乾隆十二年 (1747) 改为缅宁厅。
唐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广西平果县东北旧城镇。北宋属邕州右江道。元属田州路。明属广西布政使司。正统五年 (1440) 升为思恩府。唐置羁縻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东北旧城。属邕州都督府。
又名西陵、孙陵。俗名松陵冈。三国吴大帝孙权陵墓。又称吴大帝陵。在今江苏南京市钟山之阳梅花山上。《寰宇记》 卷90上元县: 吴大帝陵 “在县东北蒋山南八里。按 《丹阳记》: 蒋陵因山为名”。《晋书· 苏
即今湖南南县驻地南洲镇。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南洲直隶厅迁治于此。1913年为南县治。1982年称南洲镇。
明建文四年 (1402) 置,属万全都司。治所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居庸关口。隆庆元年(1567) 改名延庆卫。明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改居庸关千户所置,治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北居庸关。属后军都督府。地
在今天津市和平区西部。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 建普陀寺。五十八年 (1719) 易名海光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海光寺毁于炮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