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北县

阳北县

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由阳城县北部析置,治大宁(今山西阳城县北大宁)。1945年4月撤销,与阳南县合并,复置阳城县。


旧县名。太岳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山西省阳城县北部析置。以位县北得名。治今阳城县大宁。1945年撤销,仍复阳城县。


猜你喜欢

  • 田村堡

    在今河北冀州市南田村。《清一统志·冀州》:田村堡“在州南四十里。明嘉靖间筑。有集,为诸集冠”。

  • 青莲岗文化遗址

    在今江苏淮安市东北五十里宋集乡东侧青莲岗。1951年发现,1958年发掘,为距今六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文物有扁平长方弧刃穿孔石斧、长方形石锛、方柱形或偏平形石凿、陶纺轮、陶网坠等生产工具。陶

  • 拔野古

    亦作拔曳固。隋、唐铁勒 (勅勒) 十五部之一。分布于今蒙古国东南乔巴山一带。《新唐书·回鹘传一》: 隋大业间 “韦纥乃并仆骨、同罗、拔野古叛去,自为俟斤,称回纥。…… (唐贞观间) 乃以回纥部为瀚海,

  • 大城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治所即今广东饶平县东南所城。清乾隆六年(1741)移黄冈协右营守备驻此。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治今广东省饶平县东南。属广东都司。清乾隆六年(1741年)移黄冈协

  • 鲁察布拉山

    即西倾山。亦作罗插普喇山。在今青海省东部、甘肃西南部。

  • 汴桥

    在今安徽宿州市南。《宋史·陈希亮传》:“州跨汴为桥,水与桥争,尝坏舟,希亮始作飞桥,无柱,以便往来。”

  • 忽毡河

    即忽章河。今哈萨克斯坦锡尔河。

  • 杂罗县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 置,属汀州。治所即今福建龙岩市。天宝元年(742)改名龙岩县。古县名。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置,治今福建省龙岩市。属汀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名龙岩县。

  • 白泥州

    元至正末改白泥等处长官司置,治所即今贵州余庆县。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为白泥长官司。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改白泥等处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余庆县。属播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又

  • 永昌砦

    唐乾宁二年(895)昌州守韦君靖建,在今四川大足县西北三里北山上。《舆地纪胜》卷161昌州:“韦君靖,刺昌(州),筑永昌寨。”《方舆纪要》卷69大足县:永昌砦“静南令胡密作碑以记其事。略云:景福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