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通河县

通河县

1914年改大通县置,属黑龙江省绥兰道。治所在岔林河口 (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以大通河为名。1928 年直属黑龙江省。1945 年划归合江省。1949年划归松江省。1954年划回黑龙江省。


在黑龙江省中南部。属哈尔滨市。面积5675平方千米。人口23万。辖6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通河镇。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大通县,属黑龙江省绥化府。因境内有大通河而名。1914年因与青海省大通县同名,改名通河县。迁治今址,属绥兰道。1929年直属黑龙江省,1945年属合江省,1949年改属松江省,1954年复属黑龙江省。治崇古尔站(今三站)。原为省直辖,1956年属绥化专区,1958年属松花江专区,1960年属哈尔滨市,1965年复属松花江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6年又属哈尔滨市。地处松花江北岸、小兴安岭南麓,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岔林河流经本县。农业主产玉米、大豆、小麦等。工业有建材、轻工、机械制造等。哈罗公路经此。松花江为县重要运输线。马龙山狩猎场被定为国家级八大狩猎场之一。


猜你喜欢

  • 众安城

    故址在今黑龙江省黑河市西北霍尔沁村。清乾隆《盛京通志》卷32:众安城在“(黑龙江)城西北二十余里”。后废。

  • 赤水铺

    明置,即今四川简阳市西北二十五里赤水乡。明诗人杨慎过此,写有《赤水铺》诗。

  • 紫荆岭

    在今河北易县西八十里。《方舆纪要》 卷12易州: 紫荆岭,“峰峦环列,岭上有关,路通山西大同。《志》 云: 关东有柏梯、连泉、大寒、八砦、唐胡、退鱼、佛儿诸岭,关北有拒梯、耽迟、鞍头、箔儿、骆驼诸岭;

  • 秭归县

    ①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即今湖北秭归县(剪刀峪) 西北归州镇。《水经·江水注》: “袁山松曰,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喻令自宽。全乡人冀其见从,因名曰秭归。”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 属建平郡。

  • 水乐洞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烟霞岭东麓。洞深60余米。北宋熙宁二年(1069)取名水乐。宋《淳祐临安志》卷9:水乐洞“常有水声,如击金石,故以名之”。南宋宰相贾似道曾占洞筑私人花园。

  • 马援墓

    在今陕西扶风县西七里伏波村。墓前有清刻“汉伏波将军墓”碑一通。

  • 依田站

    元置,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南。明废。元置,在今湖南省衡山县西南。属天临路。明废。

  • 四块石抗联遗址

    在今黑龙江依兰县北与汤原县交界的丛林中。1936—1938年曾是东北抗日联军三、六军重要活动基地之一,也是中共北满临时省委的驻地。

  • 诸马集

    亦作朱马。即今山东莱州市西南朱马。清光绪 《山东通志》卷2 《舆图志》: 掖县西南有诸马集。

  • 桓台 (臺) 县

    1914年改新城县置,属山东济南道。治所在今山东桓台县西新城镇。1928年直属山东省。1950年迁治索镇。传说县有桓公系马台,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