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西藏拉萨市内布达拉宫西南。山势陡峻,平地拔起,海拔3725米。上修碉堡、寺庙。喇嘛之业医者多居此,故称药王山。藏语称加波日,意为铁山。山下有一甘泉,原为达赖喇嘛专用。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永宁卫。治所即今福建金门县西南金门旧城。清顺治十四年 (1657) 废。《明通鉴》 附编: 清顺治七年 (1650)秋八月,“明郑成功取厦门、金门”。即此。明洪武二十
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纳州。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天宝元年 (742) 属都宁郡,乾元元年 (758) 复属纳州。后废。
在今浙江嘉兴市北二十六里王江泾镇。《方舆纪要》 卷91嘉兴府: 射襄城 “在府东北三十里。《志》 云: 古战争地”。
在汉鲁城内,今山东曲阜市孔府附近。为汉景帝子鲁恭王所造。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序》:“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遭汉中微, 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 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水经·泗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庐州置,属河南行省。治所在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市)。辖境相当今安徽合肥、六安、霍山、庐江、无为、和县及湖北英山等市县间地。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为庐州府。元至元十四年
五代晋天福四年 (939) 改湘源县置,为全州治。治所在今广西全州县西七里柘桥村。后周显德三年 (956) 迁治今全州县。元为全州路治。明洪武九年 (1376) 废入全州。古县名。五代晋天福中以湘源县
明洪武三年 (1370) 置,属广州府东莞县。在今广东东莞市东北黄家山。
金天眷元年(1138)置,治所在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白城)。正隆二年(1157)改名会宁府路,大定十三年(1173)复名上京路。辖境约当今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和大兴安岭一带。
在今湖北黄梅县东北五祖镇北。《清一统志·黄州府二》:五祖寺“在黄梅县东北冯茂山。亦名真慧寺。唐咸亨中,五祖宏忍禅师建”。今寺为清咸丰年间建。有北宋建十方佛塔(八角七级,高6.36米)、释迦多宝如来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