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台守捉城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后废。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后废。
在今河南鲁山县西。《水经·滍水注》:“滍水之北有积石焉,世谓女灵山。其山平地介立,不连冈以成高,峻石狐峙,不托势以自远。四面壁绝,极能灵举,远望亭亭,状若单楹插霄矣。”
商、周诸侯国。姒姓。《史记·夏本纪》:“汤封夏之后,至周封于杞也。”《正义》引《括地志》:“汴州雍丘县,古杞国城也。周武王封禹后,号东楼公也。”初在雍丘(今河南杞县)。杞成公迁都缘陵(今山东昌乐县东南
①亦作洋马河。在四川崇州市东,为岷江西支流。清李元《蜀水经》卷2:皂江“又东分支为洋马河”。由今都江堰市之中兴场分水,南流至崇州市,于三江镇会合青羊河、黑石河后于新津县注入西河(文井江)。②在今陕西子
又名三塘街。即今湖南桃江县西北四十五里三堂街镇。清同治《益阳县志》卷3市镇:三堂街在“治西百二十里。有汛”。昔有胡、周、李三姓宗族祠堂,故名。
①元置,在今广东珠海市。元 《大德南海志》 卷6有香山场。《清一统志·广州府》: 香山盐场 “在香山县 (今中山市) 东南一百里香山寨北。《县志》,地名濠潭,明洪武初建,今省”。②即今四川射洪县西北六
明洪武中改兴州置,属北平行都司。治所在今河北承德市西南滦河镇西南。永乐元年(1403)迁治玉田县(今河北玉田县)。后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治今河北省承德市西滦河镇西南喀喇河屯。属北平行都司。
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清光绪年间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曾在此设立拳场,积极宣传“灭洋”主张。在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南。清光绪年间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曾在此设立拳场,宣传“灭洋”主张。
唐代洱海地区六诏之一。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部。开元中为南诏所败。
即今浙江桐庐县西南境之钟山。《方舆纪要》 卷90桐庐县: 清冷山 “在县西北三十里。四面出泉,干旱不竭,溉田五十余顷。《志》 云: 山高五十仞,周七十里。本名钟山,唐天宝间改今名”。
古名大嶓水。在今湖北蒲圻市西。《方舆纪要》 卷76蒲圻县: 新店河 “在县西四十里。一名新溪河,发源于临湘县界,入县境,经新店市,入嘉鱼之黄冈湖,至石头口注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