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州
唐贞观八年 (634) 改南通州置,治所在石门县 (今云南盐津县西南二十六里豆沙关附近)。辖境约当今云南水富、盐津、大关等县地。是年州废。
唐贞观八年(634年)以南通州改名,治石门县(今云南盐津县西南豆沙关)。后废。
唐贞观八年 (634) 改南通州置,治所在石门县 (今云南盐津县西南二十六里豆沙关附近)。辖境约当今云南水富、盐津、大关等县地。是年州废。
唐贞观八年(634年)以南通州改名,治石门县(今云南盐津县西南豆沙关)。后废。
即今山东平度市东南六十里古岘镇。清道光《平度县志》卷9作“故现”。
北周保定二年(562)改淯阳郡置,治所即今陕西旬阳县东北蜀河镇。三年(563)废。北周保定二年(562年)置,治黄土县(今陕西旬阳县东北蜀河入汉水东岸)。辖境约今陕西省旬阳县东北一带。次年废。
明洪武初置,属平越卫。治所即今贵州福泉县西北二十里杨义司。后属平越府。清以后废。明初置,治今贵州省福泉市西。属平越卫。后废。
亦称土默特总管旗、土默特特别旗。1914年改归化城土默特都统旗置,设总管,属绥远特别区。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仍为左、右二翼。1928年属绥远省,仍是旗、县并存一地。1954年撤销归绥县建制,政区
亦称老秃顶。即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西百余里老秃顶子山。1934年杨靖宇在此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为抗日重要根据地之一。
清康熙三年 (1664) 置,属广宁府,后为锦州府治。治所即今辽宁锦州市。县以锦州为名。民国初属奉天辽沈道。1929年直属辽宁省。1949年移治大凌河镇。1993年改设凌海市。古旧县名。清康熙三年(1
清嘉庆二十二年 (1817) 置,属湖南省。治所在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东南老晃城。1913年改为晃县。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以沅州府芷江县晃州堡地置,治今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东南老晃城。属湖南省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沁县南。《左传》: 宣公十七年 (前592),“夏,会于断道,讨贰也,盟于卷楚”。春秋晋地。即“断道”。在今山西省沁县东南。《左传》宣公十七年(前592年):“会于断道,……盟于卷楚
在今福建将乐县西南六十里。《寰宇记》卷100南剑州将乐县: “萧子开 《建安记》 云,越王猎于将乐野宫高平苑,为越王校猎之所,大夫将军校猎谓之大夫校,兵士校猎谓之子校,故将乐有大夫校、子校二村。后汉此
唐置,属羁縻连州。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境。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