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南镇
即今四川蓬溪县东南蓬南镇。清道光 《蓬溪县志》 卷2: 蓬南场在 “县东南一百二十里。……通合州、定远大道”。
在四川省蓬溪县东南端。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5.7万。镇人民政府驻蓬南场,人口3940。因清道光初年属蓬溪、南充县共管,取二县首字命名。1950年为蓬南乡,1958年为蓬南公社,1983年改为蓬南乡,1985年置蓬南镇。1992年东升、惠民、胜利三乡并入。有皮革、印刷、酿酒、榨油、预制等厂。遂武公路经此。有烈士陵园和“文明书院”古建筑。
即今四川蓬溪县东南蓬南镇。清道光 《蓬溪县志》 卷2: 蓬南场在 “县东南一百二十里。……通合州、定远大道”。
在四川省蓬溪县东南端。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5.7万。镇人民政府驻蓬南场,人口3940。因清道光初年属蓬溪、南充县共管,取二县首字命名。1950年为蓬南乡,1958年为蓬南公社,1983年改为蓬南乡,1985年置蓬南镇。1992年东升、惠民、胜利三乡并入。有皮革、印刷、酿酒、榨油、预制等厂。遂武公路经此。有烈士陵园和“文明书院”古建筑。
唐代安南通天竺道的一部分。唐樊绰《蛮书》卷6:“通海城南十四日程至步头,从步头船行沿江三十五日出南蛮。”为了充分利用水道,从安南都护府来的船在古涌步不转陆,继续取红河水道到步头(今云南建水县南的阿土)
即今河南舞钢市东北十四里武功乡。民国 《西平县志》 卷14: 同治五年 (1866) 正月,捻军大败于县南古蔡寨,“西窜出山店及舞阳武功二镇”。在陕西省武功县西部。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
在今河南洛宁县东北杨坡乡城头村。西魏置同轨防于此。《周书·裴宽传》:“大统五年,授都督同轨防长史。”隋开皇初熊耳县和唐初永宁县皆曾移治于此。《资治通鉴》:唐宝应元年(762)十月,讨史朝义、仆固怀恩等
在今云南洱源县西。《方舆纪要》 卷117浪穹县: 鱼子淜 “在县西。水色青碧,流合于宁河。一名龙池”。
①集镇名。即今辽宁锦州市西南女儿河乡。旧为京奉铁路通裕支线的起点。②即今辽宁葫芦岛市北、锦州市南女儿河。为小凌河支流。《清一统志·锦州府一》:女儿河“在锦县西十八里。派出边外土默特界,名乌馨河,东流由
①即薛山。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清一统志·松江府一》:薛山“在青浦县南,兰笋山东,中隔一水。下尝掘地得石志曰玉屏, 又称玉屏山”。②又名驻跸山。在今安徽歙县城东北。《方舆纪要》卷28歙县:玉屏山“在
在今广西上林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09上林县: “宝水在县西南十五里。有陂堰可溉田。”
唐室韦诸部落之一。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扎兰屯市南雅鲁河。《新唐书·室韦传》:塞曷支部“益东有和解部、乌罗护部、那礼部”。
唐置,属羁縻思峨州。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北。后废。
北宋属洮州,在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镇东。《寰宇记》 卷 154洮州临潭县: “鸣鹤城、镇念城、三足城,皆吐谷浑昔有此地时所筑,今属郡地。” 《清一统志·巩昌府》: 鸣鹤城 “在洮州厅东。…… 《明统志》